张伟
【摘要】 目的 探究对外伤性脾破裂实施临床治疗的对策。方法 84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 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9例患者采用全脾切除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积液7例(17.95%)、创口感染4例(10.26%), 予以抵抗感染相应治疗以后都治愈;26例患者采用局部脾切除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积液3例(11.54%)、创口感染3例(11.54%), 对症相关治疗以后治愈;1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手术后全部患者回访6个月, 39例全脾切除手术患者有19例(48.72%)觉得体力减弱;26例局部脾切除手术患者有9例(34.62%)觉得体力减弱, 且均伴随间歇性左上腹部疼痛;19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回访期均未发生体力减弱情况, 且均恢复至伤前状况。继续回访6个月, 39例全脾切除手术患者中仍有9例(23.08%)觉得体力减弱;26例局部脾切除手术患者中仍有5例(19.23%)觉得体力减弱, 且均伴随间歇性左上腹部疼痛;19例非手术患者中有7例(36.84%)能够回归工作。结论 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而言, 立即诊治即实施救治的根本, 第一选取的手术治疗方法即脾切除手术, 怎样选取高效且安全的适宜患者的治疗方式即为改善预后的重点。
【关键词】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9.034
脾脏即腹腔中极易被伤害的一大脏器, 外伤性脾破裂占据闭合性腹外伤的15%~40%, 占据开放性腹外伤的15%。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发生在交通意外、挤压伤害、高空坠物等状况内, 时常伴随重型多发伤同混合伤, 疾病状况较重, 要提高警惕, 运用高效且合理的治疗对策[1]。本文探讨并研究了对外伤性脾破裂实施临床治疗的对策, 同时取得了如下成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3月~2016年7月来医院就诊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4例, 男53例, 女31例;年龄24~77岁, 平均年龄(50.00±12.62)岁;受伤种类:高空坠落受伤的患者有24例, 交通意外受伤的患者有31例, 挤压受伤的患者有22例, 刀刺受伤的患者有7例。
1. 2 方法 本组84例患者根据病情給予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其中39例患者脾受伤为Ⅳ级给予全脾切除手术治疗, 26例患者脾受伤为Ⅲ级采用局部脾切除手术治疗, 19例患者脾受伤为Ⅰ~Ⅱ级采用非手术治疗。全脾切除手术及局部脾切除手术具体方法参照相关文献[2-4], 非手术治疗方法具体如下:非手术治疗的治疗周期约2~4周, 患者住在外科内的监控病房, 卧床休息应>1周;随时监控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密切观测身体状况同排尿总量, 尽量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脉搏<120次/min, 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定时复诊腹部彩超同CT;短时间内严禁进食、严禁喝水, 连续对胃肠实施减压, 待身体状况稳定、腹部症状减弱或是肠蠕动康复以后进食;适量运用止血同广谱抗生素以抵抗感染;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均衡同营养扶持, 一些患者应适量输血。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效果。
2 结果
39例患者采用全脾切除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积液7例(17.95%)、创口感染4例(10.26%), 予以抵抗感染相应治疗以后都治愈;26例患者采用局部脾切除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积液3例(11.54%)、创口感染3例(11.54%), 对症相关治疗以后治愈;1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后均治愈。手术后全部患者回访6个月, 39例全脾切除手术患者有19例(48.72%)觉得体力减弱;26例局部脾切除手术患者有9例(34.62%)觉得体力减弱, 且均伴随间歇性左上腹部疼痛;19例非手术治疗患者回访期均未发生体力减弱情况, 且均恢复至伤前状况。继续回访6个月, 39例全脾切除手术患者中仍有9例(23.08%)觉得体力减弱;26例局部脾切除手术患者中仍有5例(19.23%)觉得体力减弱, 且均伴随间歇性左上腹部疼痛;19例非手术患者中有7例(36.84%)能够回归工作。
3 讨论
近几年, 医学相关领域内对脾脏解剖构造与作用的深层次探究, 加上临床诊治方式的持续革新, 使得对外伤性脾破裂实施治疗期间怎样很好地保脾变成了相应的探究焦点[5]。脾脏即人身体中极其关键的免疫类脏器之一, 对细胞本身的免疫同体液本身的免疫无可或缺。如果对脾脏实施切除, 就会让身体失去关键的免疫机能而发生继发性免疫病症, 婴幼儿有可能发生凶险性感染[6]。另外, 脾脏还具备抵抗肿瘤的功能, 脾脏本身包括了许多巨噬类细胞同自然杀伤(NK)细胞, 能够消灭肿瘤细胞, 升高干扰素。此外, 脾脏还是调节内分泌的一大脏器。在对脾脏解剖构造同作用等具备了解以后, 治疗期间怎样更好地留存脾组织同相关作用以确保身体完整, 让其体现出本身的关键作用, 已经变成了目前医学领域内的一大探究焦点。
脾切除手术即对外伤性脾破裂予以治疗的关键方式, 但是, 由于脾脏于身体内具备极其关键的作用, 临床在实施治疗期间还是要尽可能留存全部或是局部脾脏, 以减弱给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带来的阻碍[7]。保脾手术相关的适应证即:脾被膜发生撕裂伤;脾实质出现撕裂, 没有伤害到脾门、大血管;脾被膜下出现血肿;身体状况平稳;没有重型其余器官受损或是多发伤;患者<50岁。对保脾手术内发生渗血、二次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转成脾全切除手术。而非手术治疗相关的适应证即:住院以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B超或是CT实施检测的成果根据天津第六届全国脾脏外科学术研讨会内所颁布的Ⅳ级分类法归属到Ⅰ~Ⅱ级脾受损;明确没有伴随其余腹腔内部器官受损、重型脑部、胸部受损等;没有腹膜炎体征;<50岁, 因为>50岁的老年患者本身的脾脏构造退化、脾包膜消失, 就会阻碍到脾破裂位置的凝血, 如果患者还伴随内分泌、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 非手术治疗以后的成功率不高[8]。只要全部患者明确运用非手术治疗, 就应多卧床休息、严禁进食、迅速补液, 如有必要要补足胶体, 保持循环平稳。动态观测患者的腹部状况, 检测循环平稳与否, 辅以腹穿、B超或是CT检测与诊断性腹腔灌洗检测, 治疗2~5 d以后疾病状况平稳、肛门正常排气以后就能够进食, 但是依旧需要卧床1周以后才能够下床适量活动[9]。2~6周后再开展正常活动更为安全。维持回访, 定时复诊B超或是CT, 避免发生迟发性脾破裂渗血[10]。回访时长最少7~10周, 受损愈重, 回访时长愈久愈安全。
总之, 无论运用哪种治疗方式均要先挽救患者的生命, 再顾虑尽可能保脾, 以减弱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 吉木伍里. 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在外伤性肝脾破裂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抢救效果及价值.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19):32.
[2] 王永军, 罗大勇, 李恒, 等. 全脾切除术与部分脾切除术对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7, 6(3):216-221.
[3] 陈亚希, 修典荣, 原春辉, 等. 腹腔镜部分脾与全脾切除术治疗脾良性占位性病变.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7, 32(2):105-107.
[4] 展翰翔, 徐建威, 胡三元. 腹腔镜部分脾切除术的手术策略与技巧.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6(8):570-572.
[5] 陈峥, 施晓琳, 刘颖. 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创伤性脾破裂快速诊断及临床分级中的价值.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2(7):817-820.
[6] 单丹丹, 李琦, 兰天, 等. 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19):245-246.
[7] 李平海, 包曙辉. 探究外伤性脾脏破裂的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4):674-676.
[8] 杨晓平, 殷俊杰, 刘凌, 等. 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原位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应用体会.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9(2):101-104.
[9] 成正军, 何中林.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射频消融辅助保脾手术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应用. 四川医学, 2016, 37(11):1253-1256.
[10] 黄涛, 甘日志, 陈娟. 射频消融Habib-4X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哈尔滨医药, 2016, 36(1):9-11.
[收稿日期:2017-08-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