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7-10-27 10:38刘晓梦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工具书语境学会

刘晓梦

一、扩大阅读量,养成写读书笔记、做读书批注的良好习惯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书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人们对万物的认知都源自书籍,来自于阅读。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主动或被动的获取知识,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写读书笔记或在书上做好批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扩大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总结能力,一举多得。因此,要有效的改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看法,提高参与度是必要的。

二、善于利用工具书,独立的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我建议学生把工具书带到课堂上来,在查找与认知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记忆,养成自主学习,善于利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养成这样的习惯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忽视了对学生“善假于物”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做一桶水,让学生只取瓢饮,但不知学生内心里渴望自己也有一桶水,你要告诉他如何找到水源,怎样装满木桶。在新课改大目标的指引下,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这就需要他们不仅仅要有一桶水。

随着图书市场的开放学生可选择的工具书也日益增多,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基础的、实用的,避免工具书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三、学会独立思考,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的学生有着各种各样新奇的想法,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会出现不同的解题工具,帮助他们完成作业,解答习题。过分的依赖高科技工具,使得学生们在面对需要独立完成的考试或练习时,就显得力不从心。教师就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累优美的词句固然重要,也要学会开动脑筋,能动的将这些积累连接成文,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开速有效的提升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善于思考才是学好语文的重中之重。

四、预习听课复习三位一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都会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但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预习,这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通读课文、解决字词、疏通语句、根据自己的领悟找到文章的重点所在。在第二天的教学过程中再由老师进行点评订正,即便学生在理解上有偏差,在老师的指点下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找到理解问题的关键。

课堂上要求学生专心致志,用心思考耳听目看,记好笔记,教师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详细的把课堂内容消化掉,将教学任务最大程度的完成,好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要起到督促订正的作用,让学生慢慢的养成习惯,把听课当做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形成一个完美的课堂环境。

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十分的必要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预习听课复习三个过程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老师必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三位一体形成定式,是学生系统而全面的扎实掌握所学知识。

五、建立语境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能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的语境氛围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所谓的“语文”我认为好的语境氛围中就会培育出好的文章,如果同学们平时谈论的内容都是诗词歌赋,那么自然会产生一个充满诗书意境的班级。

教师應给学生一种环境感,语文不是高高在上的抬头学科,而是实实在在出现在我门周围的语言朋友。多记录多交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能显现出语文学科的高深,自我感受未免太保守,舌战群儒其实也是一种学习提高的方式,打开语文课堂让语境氛围肆意纵横尽显语文的魅力,我个人认为潜移默化是教学工作中最高深的,也是最理想的状态,兴趣在于培养,氛围在于创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六、听说读写练记,培养一项好的技能

首先你要能听的懂别人在说什么,需要你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很好的理解能力,其次你要懂得说话的方法和技巧,很多学生不善于表达,所以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不论对错先说说你的看法,课后要学会提问题,不怕问题多只怕不提问,“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再次学会阅读,很多问题在反复的阅读之下是无所遁形的,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接着,多写也有利于提高语文的学习质量,我经常要求学生以字、词、句、段、文的顺序多写多练,熟能生巧,提高能力。最后,相关习题的演练也是非常必要的,高中阶段考察学习效果的方法最有效的就是练习,因而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梯度练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高中阶段需要记忆的文章也很多,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课文,而很多学生很擅长背诵,可见方法的重要,要培养学生理解记忆的能力,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七、加强练习精准度,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很多学生学语文爱语文,但考试成绩却终不理想,不禁抱怨白白的浪费了我的一腔热情。语文不是一日之功,光有好的语境语感是不够的,还需一定强度的练习来精化辨别的方向,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引好路,引导学生不要太自我,以教师的阅历和理解能力感化学生,让学生接受正规的语文训练。有了好的语感多加练习,方向感才更强。况且在如今的高考大形势下增加练习的数量,才能更贴近命题的方向,取得更好的成绩。无数次的练习过后,无数次的修正语感,才能使自身的语文气质有所升华,语言感触更加深刻。“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正是这个道理吧。打好基础养成学生勤于练习的习惯,不要惧怕练习中的失败,经验是无比珍贵的。

在语文学习中较好的学习习惯自然不止以上这些,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善于发现,多积累多实践,勤思考勤交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日之功,教师要因材施教,还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多发现多完善,及时补救,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语文的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工具书语境学会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学会分享
指导学生巧用工具书
初中生语文工具书使用的问题与对策
跟踪导练(三)2
学会分享
请你发明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