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艳
【内容摘要】《日出东方白潮潮》是一首海门山歌,对笔者有海门山歌的启蒙意义,对这首作品进行音乐解读与欣赏教学设计,将家乡的民歌引入课堂,让学生会听、能懂、爱唱家乡的民歌,让海门山歌成为学生独具个性的“名片”。
【关键词】《日出东方白潮潮》 海门山歌
一、引言
江苏省海门市,属长江冲积平原,与“江南”隔江相望,虽为平原,海门却有着丰富的“山歌”。海门没有山,哪来的“山歌”?海门没有山,但是千歌万歌叠成“山”。
海门山歌主要是百姓在田间劳作时抒发情感的歌曲,属汉族民歌。清代中期,江南的农民来此垦荒种地,吴歌传入了海门,经过百姓口头传唱,不断创编慢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海门山歌。
二、缘起
十岁时,我第一次听到邻家新娘清早唱起“那首歌”,“那首歌”便流入了我的耳朵,难以忘怀。但直至成年后才学唱“那首歌”,方才懂得海门山歌。
三十年后,去到湖南学习,歌者高手如云,我演唱了“那首歌”,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夸奖它是一张独具个性的“名片”。
这启发了我将“那首歌”引入课堂,让学生也拥有这张独具个性的“名片”。
三、音乐解读
“那首歌”的歌词是“日出东方白潮潮,我小珍姑娘抄仔三升六个雪花白米下河淘哎,下河淘米下河淘,只见一只小小舟船了了浪里飘哎……”,本歌以第一句《日出东方白潮潮》为名。“白潮潮”是指阳光不强烈,形容天气尚早,“抄仔”是指用手拿容器去舀,“升六”是农家传统量取工具。海门乡间河网交错,用水十分便利,农家常在河滩略深处打上木桩,架以长三米左右宽半米左右的长石条或硬木板当脚踏,便于下到河面清水处用水。海门话把洗米叫淘米,传统淘米篮是细竹蔑与细竹片编制的。短短的四句歌词,勤劳的小珍姑娘去河边洗米的形象呼之欲出。
《日出东方白潮潮》属海门山歌调,采用了五声羽调式,全曲多用“咪、嗦、啦”三个音,乐句以下行为主,多采用前十六、后十六的节奏型,加上二四拍与三四拍的混和拍子,两处长音加下滑音,多处用小三度前倚音做装饰,体现海门山歌的特有的韵味色彩,演唱时抒缓自由,体现了歌曲柔美明亮的情感。
四、教学设计
1.教具准备
传统竹蔑淘米篮、传统木制量具“升六”、村间河畔边石条脚踏的旧照片,穿蓝印花布、着绣花围裙、手挽淘米篮的长辫子“小珍姑娘”演唱视频。
2.学情分析
学生通常在语言最佳发展期三、四岁左右,被送入幼儿园,接受普通话教育,成长过程中,海门方言渐行渐远,普通话成为他们情感表达、日常会话的首选。对于海门方言,有的学生能听不会说,有的学生则只能听懂个大概。当海门方言成为演唱的歌词时,传递的方式中辅以了婉转的音乐曲调,这样一来,一下子能听懂、接受的学生更少了。
海门山歌虽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但受大环境的音乐主流媒体影响,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人脱离田间河畔 ——这块海门山歌生存的“土壤”,“海门山歌”已经只是学生认识的词组。
3.教学目标
(1)尊重海门先辈创造、留下的艺术瑰宝,能听懂海门山歌代表作《日出东方白潮潮》所表达的情感。
(2)了解作为海门山歌调的音乐要素,能正确的用方言演唱。
(3)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演唱、表演实践,能随音乐情境参与表演。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方言演唱歌曲;难点:演唱出海门山歌特有的韵味。
5.教学过程
主要用海门方言教学,通过讲台上放置的竹蔑淘米篮、木制量具“升六”、村间河畔边石条脚踏的旧照片,创设具有海门地方特色的教学环境,并表达想要献上海门山歌的愿望,范唱《日出东方白潮潮》。
示范完毕,引导学生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清楚歌词,出示谱例,并再次一句一句慢慢的演唱,唱一句讲解一句歌词的意思,然后就歌曲中提及的传统生活用品,让同学发表对这些物品的认识,找寻他们海门人的身份认知。
播放由国家二级演员、海门山歌传承人宋衛香扮演的“小珍姑娘”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歌曲有个艺术层面的欣赏,让学生讲论、比较前后两个演唱版本的异同,学生得出虽是同一首歌曲,但在装饰音与节奏上略有不同,总结出海门山歌一个重要特点:在长期的口传心授的过程中,百姓用自己的理解对山歌不断的进行创编,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才有了如今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的非物质文化——海门山歌。
介绍海门山歌多次进京为国家领导人表演的辉煌历史,讲述自己在外求学时以“海门山歌”做自己的“名片”,让学生引“海门山歌”为傲,带领学生用海门方言朗读歌词,提醒同学们要有保护方言文化的意识。
结束语
海门山歌是海门人独具个性的身份“名片”,在世界大同的文化进程中,求异更显特色,同学们都会有离开海门在外求学、工作的经历,希望教学的海门山歌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在与人沟通、自娱自乐时一曲家乡的山歌会唤醒学生内在传承的善良、果敢、宽容、勤劳的海门品质。
【本文为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海门山歌校本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课题批文号:XC2016063。】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