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2017-10-27 09:21边洪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边洪伟

摘 要 随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程序性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探讨思想政治课如何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本文以《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为例,具体阐述层次递进策略、训练反馈策略和生成引导策略在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教学中的运用,以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程序性知识 教学策略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程序性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是以产生式及产生式系统的方式贮存的。产生式遵循“条件—行为”的规则,当特定条件存在时,一定的行为就必然发生。一系列产生式之间由所需条件联系构成产生式系统,进而促使一系列相关行为的产生。

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就是指运用思想政治课相关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则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要依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等陈述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分析现象、解决问题等实际操作形成相关技能,并引导学生加以科学训练,实现技能运用的自动化和策略化。在程序化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技能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又要充分考虑程序性知识形成过程与获得机制,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思想政治·经济生活》中“多变的价格”为例,具体阐述层次递进策略、训练反馈策略和生成引导策略在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一、层次递进策略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从陈述性知识学习向自动化技能习得的动态循序渐进的过程。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1.陈述性阶段

学生首先要理解思想政治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等,能够准确陈述和表达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能够有意识地再现出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和条件。如学习“多变的价格”,首先要学习“价格”、“价值”、“供求关系”等相关基本概念,同时还要学习“价值规律”基本原理。学生掌握了必备的陈述性知识就为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形成初级识记技能,这是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积累阶段。

2.程序化阶段

经过大量的练习和反馈,学生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实现了从“知”到“会”的演变。学生将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融入到对问题解决的操作规范、步骤和过程中,解决相应问题,流畅地完成课程目标任务。如学习“多变的价格”,学生知道“如果供过于求,那么价格下跌”,以“H7N9禽流感”为教学情境,考虑家禽需求量急剧下降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用以解决当前“家禽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通过操作规范、步骤和过程的正确实施,帮助学生形成技能组块以有效解决相应问题。

3.自动化阶段

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变式练习和迁徙训练,学生最终从程序化阶段进入自动化阶段。学生不仅“会”,而且更注重技能运用的精确和熟练,技能运用从有意识走向无意识,从主动提取信息到自动反映信息。随着学生运用技能的精确度和熟练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解决实际问题也更加经济有效。如学习“多变的价格”,学生在看到“分析H7N9禽流感对家禽价格的影响”时,可以迅速利用价值、供求、国家宏观调控与价格等关系的条件解决该问题。

层次递进策略要求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从陈述性阶段到程序化阶段再到自动化阶段,依照一定层次顺序递进,以此来达成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和熟练,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二、训练反馈策略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时间远多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时间,原因是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形成与获得必须经过大量的科学练习与有效反馈。在陈述性知识转化成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中,变式练习策略、迁移训练策略和比较反馈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变式练习策略

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形成不仅需要陈述性知识作为基础和条件,更需要大量的变式练习。变式练习不是陈述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复述,而是围绕思想政治课核心程序性知识展开,利用产生式系统,基于不同的情境或条件,形成程序性知识的练习。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以“H7N9禽流感”为教学情境,学生基于“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原理,可以得出家禽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然后变式为国家不同政策对家禽价格的不同影响;然后变式为消费者不同心理对家禽价格的不同影响;然后变式为家禽养殖户此刻的经营选择对家禽价格的影响;继而还可以变式为家禽价格波动对家禽消费、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影响,探讨解决家禽价格及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变式练习的重要性既体现在提升原有程序性知识的熟练程度,更体现在新情境或条件下能够促成新程序性知识产生,促进学生技能的不断提升。

2.迁移训练策略

格萊与安德森等提出了迁移的“产生式理论”,他们认为两种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当两项任务之间有共同的产生式或产生式的重叠时,迁移就会发生。迁移训练是学生利用变式训练中形成的一系列程序性知识,在熟练掌握与运用的基础上形成相关技能,归纳提炼出具有范式意义的操作规范、步骤和过程,并以此来解决新情境、新问题,促进新的程序性知识形成的练习策略。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以“H7N9禽流感”为教学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归纳出思想政治课涉及的各类现实问题中探究“影响因素”的角度可以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如消费心理和供求关系)、宏观和微观因素(如国家政策和企业生产成本)、直接和间接因素(如供求关系和地域文化)等,以此形成具有共同因素的产生式系统,从而迁移解决其他“影响因素”类新情境、新问题。如通过“影响价格的因素”迁移解决“影响消费的因素”,即可得出主观和客观因素(如消费心理和物价水平)、宏观和微观因素(如利率政策和商品质量)、直接和间接因素(如居民收入和售后服务)等。迁移训练以原有程序性知识的清晰、熟练、稳定为条件,以产生式本质相同为特征,更侧重程序性知识向新程序性知识的迁移。endprint

3.比较反馈策略

在变式训练中由于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到位会影响新的程序性知识的形成和技能的发展;在迁移训练中由于原有程序性知识达不到清晰、熟练、稳定会影响的程序性知识迁移的效果,所以在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引入比较反馈策略。比较反馈是学生以教学目标中的程序性知识目标为标准,通过对照,检验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要求,借助反馈信息调整训练内容或方式,促进程序性知识的目标的实现和技能的形成、发展。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以“H7N9禽流感”为教学情境,学生如果在已有产生式“如果商品供过于求,那么价格下跌”的基础上,变式为“禽流感期间国家相关部门对家禽进行扑杀”,就可能得出“家禽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在扑杀的情况下供求逐步平衡,价格反弹”的错误结论,通过比较可知并未实现程序性知识目标。学生可以结合家禽市场价格波动现状,反馈错误信息,引入消费心理等影响因素,完善产生式系统,利用产生式系统调整训练以实现程序性知识目标,提升解决问题的技能。比较反馈策略基于程序性知识目标比较,旨在反馈促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比较为反馈提供信息,反馈指导科学训练,科学训练促成程序性知识获得。

三、生成引導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动态性知识,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生成性。在思想政治课有关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在特定教学情境和条件中,学生在一系列产生式作用下会自发生成程序性知识,此时需要教师适时而科学的引导以促进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内化和系统化,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1.鼓励动态生成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预设一定教学情境和条件,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而问题的指向又直接决定了学生习得知识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在预设情境和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探索,在探究活动中自主生成程序性知识。基于思想政治课情境和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要经历教师预设教学情境和问题、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和交流及学生自主生成程序性知识这三个阶段。如学习“多变的价格”,首先,预设教学情境为“H7N9禽流感”,设置问题为:“作为家禽养殖户,你如何应对此次禽流感事件,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该设问采用模拟角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从生产者角度去探讨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生产经营的,旨在促进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序性知识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其次,鼓励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在充分探究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形成了一些基于情境和问题的程序性知识;最后,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生成的程序性知识进行对比、引导和归纳,形成解决该问题的产生式系统,学生若加以科学训练,就能自主运用所学产生式系统生成基于一定情境和问题的程序性知识、解决相应情境问题了。

2.规范引导反馈

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动态生成的,这一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熟练掌握。程序性知识一经形成又会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所以在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应有科学的引导、及时的反馈,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应坚持系统化。

(1)引导要科学。程序性知识获得速度较慢,然而一旦他们在人的记忆中被编码、形成技能,通过训练达到自动化,再要改变就相当困难。所以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要加强科学的引导,一要关注陈述性知识的科学性,为程序性知识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二要关注相关产生式(系统)的科学性,为程序性知识学习提供发展路径;三要关注训练反馈的科学性,为程序性知识提供形成条件。引导学生关注程序性知识形成过程的科学性,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程序性知识,形成相关技能,是避免走入知识学习误区的重要保障。

(2)反馈要及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过程,它直接引发或控制人的行为。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获得同样依赖于知识的程序化和自动化,然而在程序性知识形成和获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即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阻碍,所以要求教学反馈必须及时、有效,帮助学生顺利获得程序性知识,防止错误信息通过反复训练形成定势,避免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偏离目标,影响技能形成与发展。

(3)运用要系统。学生在科学引导、及时反馈、形成程序性知识的过程是促使自身技能形成发展的过程,也是利用程序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是为了解决思想政治课涉及的相关问题、形成相关技能,在此过程中会引发特定行动实现教学目标。单一孤立的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很难解决复杂问题,只有一系列产生式系统的综合系统运用才能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教学目标。如学习“多变的价格”,以“H7N9禽流感”为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获取科学的陈述性知识,如“价格的含义”,以及相关产生式(系统),如“如果家禽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配之以科学的训练;其次,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反馈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技能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最后,综合运用围绕“价格”的“价值规律”、“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关系”、“纸币发行量与价格的关系”等相关理论,形成一系列产生式系统,解决对消费者、家禽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对家禽类企业的投资理财的调整等实际问题。

总之,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应该结合思想政治课特色,围绕情境问题,综合运用层次递进策略、训练反馈策略和生成引导策略,使学生的学习由重视“知”(陈述性知识)向“会”(程序性知识)转变,再由“会”向“好”(策略性知识)转变,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张大均,郭成,主编.教学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于洪卿.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4] 李鑫林.地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地理教学,2010(21).

[5] 顾晓彦.地理程序性知识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J].地理教学,2006(6).

【责任编辑 郑雪凌】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