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干什么的?教学是为了传承文化。文化有两种:一方面是沉淀、固化在文字里、物质材料里的文化。所以,关注文化的整体气度、解读典籍很重要,要有人去制造经典、解释经典。另一方面,文化又反映和表现在每个个体的生活中。吐火罗语,是一种死文化,只有季羡林先生懂。季先生去世了,还有他的几个学生懂,但是这个文化实际是死文化。我们汉族的饮食、起居、礼仪习惯,不仅写在《周礼》《礼记》上,而且表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上,这种文化才是活的文化。没有活文化传承的时候,少数学者对经典的解读,其实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传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应该关注文化在生活中的表现,也就是要把文化對个人的影响、文化在个人身上的表现,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以读书求发展,知识改变命运,如果我们只把“发展”理解为个人权力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不理解为修养、知识、能力的提升,不理解为一个人全面的人格提升。如果我们讲知识改变命运,只讲个人地位、收入的变化,而不是一种态度、人生选择的变化,那我们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就还是问题,我们对教师职责的理解也还是有问题,我们就还是在做经师而不是当仁师。
—文 喆
(节选自《文化与教育》)
声 明
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和编辑费,反对抄袭与一稿多投,知情者请举报。
本刊一律不退稿,三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者请另投他刊。
本刊已被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包括本刊网站、文集使用费与
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编辑或在网站上登载,请在来稿中声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