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曹琦教授

2017-10-27 00:49袁孝亭
地理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词条教授中学

袁孝亭

2017年9月5日,是一个令我无比悲痛的日子。这一天,我的恩师——曹琦教授永远地离我而去。先生的睿智、先生的慈祥、先生的谦和、先生的真诚,自此日起只能从记忆中找寻了。念及此,泪流满面。

1984年9月,我有幸成为先生的开门弟子,至2017年9月,与先生相处整整33年的时光。先生是我地理教学与研究的领路人,我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因为先生的指点、扶持、关怀,少了些迷茫和困顿,多了些明朗和振奋。虽无甚显赫业绩,也走得较为顺畅。“从来就没冷过,因为有你在我身后,你总是轻声地说,黑夜有我”,正是我们师生关系的生动写照。

33年与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研究生一年级,先生给我一对一上课。可先生依然像对待一个班级那样,上课铃声响起开始上课,下课铃声响起按时下课,一门课60学时,从未敷衍。面对我这个惟一的听众,先生亦写板书、画板图、提问和布置作业。授课过程中总是那样的一丝不苟,循循善诱。记得,一块小小的黑板,总是图文并茂,信息满满:中学地理教学原则、地理教学中的知能转化、中学地理教材的配置原则与方法等都曾条理清晰地呈现其上。受先生耳濡目染的影響,我对待教学也从不敢有一丝的疏忽和懈怠。

先生经常与我讨论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课题,指点我阅读教育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逻辑学、地理学等方面的论著。这种师徒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我获益良多。尤其是在读书方面,先生常常似乎在不经意之间问我喜欢哪部著作,对读过的论著有什么看法。一段时间后我才体悟到,这是先生督促我读书,领悟经典中的智慧的一种手段,正是先生这种“不着痕迹”的督促,使我形成了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我也当导师多年,先生的方法我也用在我的学生身上,并在此过程中享受到为人师的乐趣。

记得刚读研究生不久,我觉得自己从事的专业学术含量低,学科地位低,一度情绪低落,一段时间里,处于茫茫然、昏昏然的状态。先生看在眼里,没有批评我,也没有给我讲这个专业如何有价值,如何大有作为的大道理,而是连续一段时间带我到中学观摩地理课,进行调研。观摩、调研后总是创造机会让我参与评课,让我谈应该关注和分析哪些地理教学基础理论问题。这样看似很平常、很自然的活动安排,实际上是先生在对症下药。每一次活动我都有触动,有感悟。自己评课“不在点儿”上,使我意识到即便是观课评课,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科理解,要有理论的引领与支撑。接地气的地理教学调研活动,使我认识到地理教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自己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引领,使我逐渐爱上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也促使我思考自己应该研究什么学科教学问题,并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什么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想这应该是一个例证吧!

研究生二年级,先生让我参加中学地理百科全书词条的撰写。现在想来,先生布置这一任务,也是很有针对性的。在此之前,我曾写了几篇小论文,翻译了一些外文资料,呈先生审阅。先生对于我文字表达的几句评语令我印象深刻,至今仍记忆犹新:“你的文字有些生涩,语句太长,比如……”这可能是先生让我参与中学地理百科全书词条撰写的动因吧!撰写词条,每一条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把词条解释清楚、到位。我写就一条,先生提出修改意见,后来我写的词条先生基本就没有修改意见了。这一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驾驭文字的能力。先生的用心可谓良苦!

跟先生学习,因为他的和蔼、宽容,讨论问题时我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思维,也提升了我的学术敏感性。但与此同时,由于自己年轻气盛,学术底蕴浅,讨论交流中不时显露出幼稚、片面、武断和不够审慎等弱点,先生以他独特的方式修正着我的幼稚与偏颇。譬如,当我对某一文献的观点表现出“武断的”否定态度时,先生从不直接说你错了,你不应该这样武断地否定别人的观点,而总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点出他人成果的“亮点”,分析其中值得借鉴之处。真是身教胜于言教,这样的交流,使我从中体悟到,千万不要把自己置身于其他研究者之上,千万不要居高临下地看待他人的研究与观点,而要客观、全面评估他人的研究成果,在质疑的同时努力做到尊重他人,并尽可能发现他人研究的优长,学会从他人那里汲取智慧。

1988年前后,东北师大先后在吉林省抚松县和东丰县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地处长白山腹地的抚松县三中进行《农村初中课程结构改革》、《优化农村初中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教改实验,我和先生都是项目组成员。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不惧路途遥远和山路的崎岖险峻,和年轻老师一起,颠簸往返于长春到抚松的400多千米的山路上,一个学期有两个月左右驻扎在抚松,住学生宿舍的上下铺,吃饭在学生食堂,条件十分艰苦。先生从不抱怨,每天都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在课题研究的同时,还抽时间指导农村教师备课、制作地理教具,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印象最深刻的是先生制作的地理教具曾摆满了抚松三中一间很大的教室。这些都是先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科学设计,精心制作的。为此,有关部门还在抚松三中搞了一次教具展示活动。同先生一起在农村做科研课题的日子里,使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先生对生活条件要求之低,对教育事业热爱之深,对地理教学研究之执着,对服务基础教育之热诚,先生展示给我在校园里未曾发现的全新学术境界与为人风尚。

先生的晚年,依然笔耕不辍,关注着地理课程改革的进展。2005年先生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问世,这一年恰是先生80周岁,这样的执着、这样的不忘初心,值得我等后辈景仰和学习。每次到先生家探望他,与我交谈的主题大多是现今进行的地理课程改革。先生能清晰地表述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说出它们的意涵。回想先生的这些细节,让人感佩不已!

如今,恩师已经离我而去。在这点点滴滴的回忆中,没有讲先生对于地理教育的贡献,没有讲先生曾获得的荣誉,没有讲先生文章与著述如何丰富。因为先生向来谦逊低调,从不自我标榜。我想,在九泉之下的先生也不希望高调地宣扬他吧。请允许我用这平凡的点点滴滴来怀念恩师——曹琦先生。

【附:曹琦教授生平】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曹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9月5日凌晨1时20分逝世,享年92岁。

曹琦教授1925年3月1日出生于辽宁北镇,解放前就读于长春大学,解放后入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执教40余年。曹琦教授一生热爱地理教育事业,是我国地理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曹琦教授淡泊名利、严谨务实、勤奋创新、提携后辈,为我国地理教育事业和天文科普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曹琦教授在教学上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教学,视教书育人为教师天职,在4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为我国地理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曹琦教授在科研上注重博采众长,对地理教育的一些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具有独特的观点,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曹琦教授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春市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长春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理事长,1992年和1994年分别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吉林省英才奖章。

曹琦教授主持起草了我国首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中学地理教学法教学大纲》,出版了《中学地理教学法》、《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著作,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曹琦教授的辞世,是东北师范大学地理学科的重大损失,是我国地理教育界的重大损失。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条教授中学
利用简单的公式快速分隔中英文词条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开心格格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