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明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大兴土木,蔚为壮观。然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梳理剖析归纳为三个方面的“误区”,力图追溯校园文化的本源。
主题方面:历史挖掘不够,生搬硬套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主题哪里来?一些学校根据校名去挖掘,譬如A校名字中含有“学苑”二字,学校据此确立了“精耕学苑、美领天骄”的办学理念,即教师精耕学苑,用美引领学生成为“天之骄子”;确定校园文化主题为“东坡文化”,理由是苏东坡的《刘丑斯》诗中有“笔墨耕学苑,戈矛战天骄”的辞句;准备在校园雕塑一座苏东坡像,立几块石头,名为东坡石,镌刻上东坡名句;要求学生朗读背诵东坡诗文……笔者觉得由“学苑”二字寻根出苏轼,进而确定东坡文化为校园文化主题,显得牵强附会,不接地气。如果A校是在东坡的故乡(四川眉山)或居住过的地方,倒可以用“东坡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名片,因为这是在追寻当地历史文化。但是,僅仅凭“学苑”二字就把校园文化扯到东坡先生身上,则是生搬硬套,脱离了A校的历史和现实,注定了这样的校园文化只能“曲高和寡”,失去意义。
学校文化是一种积淀与创新,一种传承与开拓,既要回望历史,又要顺应时代。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其历史和现实,应该在办学理念观照下充分挖掘本校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积极融入时代元素和现实感,由此提炼出历史感、时代气息、区域特色兼具的文化主题。譬如A校,可以走访曾经的校长和教师,了解该校的历史人物、重要事件,甚至教育教学故事。透过学校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或可窥见一些值得留住的文化血脉,应该继承的风骨精神,可以发扬的作风传统。基于此,再思考当下学校的现状,融入时代元素,就容易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切合点,沿着这个“点”提炼出关键词,作为校园文化主题。这样的校园文化既具有历史感,又赋予了时代气息而“接地气”,才能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内容方面:简单拼凑组合,零散碎片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围绕主题在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展开的一系列建构。综观当前的“校园文化”内容,不少是东拼西凑组合式,各部分之间割裂断开,缺乏内在联系,给人以碎片化的感觉。
B校的校园文化主题是“书香绿韵”,不难理解该校意在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绿色不仅指校园环境的绿化,还应该包括整个校园呈现一种生机盎然的生态。譬如,校园建筑的外观,办公室、阅览室等功能室的布置,以及各种标牌和提示语都应以绿色为基本色调。
该校建筑物外观呈赤褐色,显得古朴厚重,而走廊、过道、大厅、卫生间张贴的温馨提示语和图标以及各种功能室、班牌却是嫩绿色,且规格不一样,给人以杂乱之感。该校称其管理文化为“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时时人在干”,教师文化为“博学善导”,校风为“求真尚美,臻于至善”,学风为“敏而好学,温故知新”。而在期末总结会上,却大肆通报教学成绩排名……细细琢磨,不难发现这些“子文化”并非根植于“绿色”这一主题,缺乏内在统一性。
绿色不仅外显于物化,而且更应包括绿色课堂、绿色活动、绿色质量等内核。学校“子文化”各自独立,其核心最终归结到“绿色”,从外到内都彰显“绿色”时,“绿色”才是这所学校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校园文化,版块之间不再是简单拼凑组合,而是有着一定的内在肌理,从而构成文化主题体系。
校园文化内容因主题而生,而不是用内容去将就主题,不是通过叠加各个关系不大的内容去强扒主题。如果说文化主题是一根藤,那么各“子文化”相当于藤上的“瓜”,牵着主题这根“藤”一定能串起内容的“瓜”,而不是让“瓜”散落一地。校园文化主题与内容是“母与子”关系,应该先提炼主题,再建构内容,使其成一个系统。
载体方面:囿于物质层面,浮在浅表
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建筑物等实体、师生的精神风貌和行为举止。校园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看得见的“物质文化”,如墙壁、花草、图案等实体所投射出来的视觉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浅层次的校园文化。此外,校园文化还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它们往往通过师生言行举止和精气神彰显出来,是一种较为隐含内敛的深层次校园文化。师生通过参加一系列丰富的活动,经年累月地浸润,校园文化慢慢内化为一种精神信仰,彰显出特有的精神气象,成为校园里每个人共有的生命符号。
当前,很多校园文化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缺乏一系列活动来承载文化因子,师生仅仅通过耳闻目睹的方式感知校园文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校园文化需要开发一系列活动,让师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做一做、学一学、玩一玩等方式,师生才能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认知,文化基因才可能渗进师生的心灵和血脉。C校的校园文化主题为“红韵书香”,开发了“演唱红色红歌、追忆红色校史、朗诵红色诗歌、讲述红色故事、演绎红色话剧”等红色活动,旨在让广大师生在红色系列活动中感受红色精神文化,从中汲取爱国情怀和立身做人的精神食粮,锻造全校师生红色的精神气质。这样的校园文化从物质层面渗透到精神层面,从学校层面渗透到了班级文化建设中,文化不再是墙壁上静止冰冷的符号,而是化作一泓清泉渗透于师生的校园生活之中。◆(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