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519015)梁竟萍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其准确性高,又可进行镜下活检和镜下治疗,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1]。目前临床上胃镜分为普通胃镜检查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无痛胃镜的出现和发展,消除了很多人的顾虑。无痛胃镜虽然有患者无痛苦等许多优点,但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禁忌症,限制了其广泛应用[2][3]。因此,普通胃镜仍是广大人群常规选择的检查治疗方法,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技术操作,常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不适和痛苦。普通胃镜检查相应的缺点为胃镜检查后可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刺激,它可以引起患者躯体的一系列的应激源,比如胃镜检查后的恶心欲呕反应,特别是在清醒状态下镜体刺激,引起机体保护性反射,病人常会出现呛咳,恶心欲呕,躁动等不良反应,有的病人对胃镜有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自行拔管和吐出牙垫,导致胃镜检查失败或损害胃镜。虽然这种恶心,呛咳,欲呕的反应对患者的机体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患者会带来心理上的焦虑和担心[4],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为缓解患者检查中易出现的恶心欲呕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笔者对本科室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开始使用坎离砂热敷内关穴,主要应用于行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中,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排列表法随机分为坎离砂热敷穴位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在检查前均接受宣教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穴位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8.34±5.87)岁。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9.12±6.31)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交待胃镜检查中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可举手示意,不能私自将胃镜拔出。均常规含服2%利多卡因胶浆5ml。胃镜检查中取左侧卧位,双下肢屈曲,护士要为其加强心理护理,采用多种手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5]。在胃镜检查后留观病人20min左右,无异常发生送入病房,在患者行胃镜检查的当日行流质迹半流质饮食,嘱咐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体力劳动[6]。为避免操作上的差异,所有患者使用同一型号的胃镜检查,均由固定医生和护士进行操作。
穴位组的患者在行普通电子胃镜时给予坎离砂穴位热敷干预,选内关穴。将坎离砂拆开密封袋后,套上布袋绑在穴位上,注意观察和询问患者情况,对坎离砂热力的承受能力。指导患者用右手掌轻轻按在左手内关穴上的坎离砂上,可分散注意力,嘱其持续按压至检查结束。
1.3 指标观察[7]根据恶心呕吐的次数和程度评定:每天恶心呕吐0~1次为Ⅰ级;2~3次为Ⅱ级;4~5次为Ⅲ级;6次以上为Ⅳ级,以Ⅰ-Ⅱ度为有效。
两组恶心、呕吐程度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穴位组优于对照组。详见附表。
在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由于胃镜的机械刺激及患者的心理紧张因素,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及呛咳等反应,这种不良的反应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检查,也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对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临床常常规给患者进行口含2%利多卡因胶浆5ml进行口咽部局麻,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令人满意。
内关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重要穴位之一,其名首见于《灵枢·经脉》。内关穴的“关”字,具有联络连接的含义,内关为手少阳心包经的络穴,其别走于手太阳,能联络内脏,具有主治内脏疾病的功能;又因内关定位在掌后内侧去腕二寸,两筋陷中,在手腕内侧,与外关相对,故名内关[8]。“经之所过,主治所及”,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可调整三焦得平衡,宣三焦的气机,调节胃肠功能,《循经考穴编》中也描述内关具有主“翻胃膈气,中满痞胀,脾胃不和”[9]。故内关穴可治疗恶心呕吐、胃痛等病证。
附表 两组恶心呕吐有效率比较(%)
坎离砂是一种中药粉剂,由当归,川芎和防风,透骨草,铁粉和醋组成的外用热敷药,诸药合用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活血止痛,消肿镇痛,收敛疮疡之功效[10]。热敷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特色疗法之一,坎离砂热敷疗法是中药作用与热敷疗法的热效应联合达到治疗的作用,主要以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稳定持久的热力,通过热传导给药方法,可自行发热、热到药到,立即渗透,具有远红外理疗,热疗及药疗三重功效。本次临床观察显示,对胃镜检查患者应用坎离砂热敷后,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恶心呕吐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坎离砂为外用药,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敷于穴位,方法简便易行,能充分发挥药物及热熨的双相治疗作用,标本兼治,对患者影响小,安全性高,患者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