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妙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10--01
乳腺癌疾病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是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为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临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1]。本文就此探究整体护理干预改善乳腺癌手术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效果。
1 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所选取的患者及其家属均有理解、接受能力,且无精神障碍疾病,对于本次研究内容有所了解且同意配合参与。
根据临床护理方式将88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整体组两组,各组44例患者。对照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年龄在35岁~56岁间,年龄均值为(45.23±3.27)岁;整体组患者的年龄在34岁~57岁间,年龄均值为(45.46±3.31)岁。两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可知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及家属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为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
整体组:对本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即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
(1)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疾病认知,易出现不安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临床治疗及其生活质量。护理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变化,积极与其沟通,针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认知的同时,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科学的心态配合临床工作。
(2)饮食指导。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增高,在饮食方面需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告知患者家属需多给患者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饮食控制的重要性。
(3)跟踪指导。于患者治疗全程,需密切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联系,对于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怀。出院时,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后在日常生活、饮食、锻炼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并保持联系,若出现问题可及时反馈进行解答。
1.3 评价指标
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参照QLICP-BR(即乳腺癌生存质量量表)评估两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模块等指标。患者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经相应护理干预后,参照QOL Scale-FAMILY(即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乳腺癌手术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量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项目,患者家属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处理
结果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处理,结果指标中QLICP-BR评分、QOL Scale-FAMILY評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对比行t检验。对比结果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生活质量
统计对比常规组、整体组两组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整体组手术患者的各生活质量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患者家属生活质量
统计分析两组乳腺癌手术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整体组手术患者家属各生活质量指标数据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作为临床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在保障临床疗效的同时,人们对于提高乳腺癌术后生活质量的需求也逐渐提高[2]。而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由于对疾病知识的误解或心理等因素易出现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3]。
为有效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患者及其家属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即于心理疏导、认知纠正、健康宣教、饮食控制以及跟踪指导等方面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整体性护理服务,有积极的临床效果[4-5]。
本文结果数据亦显示,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乳腺癌手术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与常规组结果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及其家属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田锋燕.手术室整体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17,120.
田锋燕.整体护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6):174,176.
武丹,史秋莲,李敏等.人本位整体护理在乳腺癌保乳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1):73-75.
顾学群.整体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8):2580-2584.
李玉霞,常春婧,崔丽玲等.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室的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5):142-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