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七年时间,作为无党派知识分子,我在考核中国共产党。”记者会上,卢丽安说,她曾以党外诤友的身份参政议政,同时考核执政党如何建设祖国大陆,“考核之后,不仅仅及格,我觉得成绩非常好”。
卢丽安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个有魄力的党,它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问题,也不避讳党内要改革的问题,会制定很详细的目标和路线图。
“今年暑假我回去看爸爸妈妈的时候,我说我在大陆申请入党了。他们说,哦,还好,推一推眼镜。他们说,只要是对民族、国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情,他们支持。”
南方周末记者 谭畅 发自北京
南方周末实习生 阚纯裕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以一句台湾闽南语亮相“党代表通道”后,卢丽安火了。
在10名十九大台湾省籍党代表中,卢丽安是唯一一位生长在台湾的党代表。面对台湾记者“有些人说你当选中共党代表,你就不爱台湾了”的提问,卢丽安说:“我以台湾的女儿为荣,我以生为中国人为傲。爱台湾、爱大陆,就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卢丽安1968年出生于台湾高雄,获得台湾政治大学学士学位后留学英国,1997年以“返国定居专家”身份到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任教至今。
2017年7月,卢丽安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悼念陆谷孙先生的文章,文中回忆了自己定居大陆的机缘:“我还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外子已经先一步毕业回台湾做博士后研究。面临台湾‘绿化隐约成潮,日渐与我们的政治认同背异……”文章还提到,夫妻两人在台湾同一所大学任教的机会渺茫,卢丽安的先生有教学与科研成绩可以直接对接大陆的教育工作,而她的公公是海门出生的上海人,所以夫妻两人“决意到复旦来”。
在大陆生活二十年,卢丽安长期作为无党派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直到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2287名十九大党代表中,她的党龄肯定属于较短的一位。在10月20日晚一场以境外媒体为主的记者会上,卢丽安坦率地分享了她入党的心路历程。台湾省籍党代表团新闻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一场“计划之外”的记者会,因为通过大会新闻组转来“给卢代表的提问特别多”。
“将近七年时间,作为无党派知识分子,我在考核中国共产党。”记者会上,卢丽安说,她曾以党外诤友的身份参政议政,同时考核执政党如何建设祖国大陆,“我是以挑剔的眼光来看的。”
“考核之后,不仅仅及格,我觉得成绩非常好。”卢丽安觉得中国共产党是个有魄力的党,清楚地知道自己面临什么问题,也不避讳党内要改革的问题,会制定很详细的目标和路线图。“就像那天我走红毯时说的,中国共产党信念坚定、心系人民、与时俱进,我还没有接触过一个政党能够时时地检测自己的立党宗旨,然后丰实它的政党理念,但是中国共产党做这个事,所以我才申请入党。申请入党之后,能更好地推动一些有利于两岸交流、两岸和平发展的事情。”
作为党代表参加十九大,卢丽安感到自由和释放:“因为这个场合里面,我可以很轻松、很自在地当我自己,我就是一名来自台湾的中国人,我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旁边看起来是陌生人,但是我们在一起,我们有历史的连结,有文化的纽带。”
10月21日下午,卢丽安在台湾省籍党代表团驻地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我们是感情最为凝聚的一个团
南方周末:你什么时候知道要参加10月18日开幕式前的“党代表通道”的?做了哪些准备?
卢丽安:15日那天,那时我还在上海。知道会有媒体采访,大会筹备组要我准备一下自我介绍。(当时)不知道媒体会问什么问题,也不晓得什么形式,我以为就是把个人履历拿出来,求学经历、得过什么奖。然后大会筹备组跟我沟通,我就问要这个材料做什么,我跟媒体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见面,我才知道是这个形式。
我也是考虑了好长一会儿,想着这么短的时间,要把怎么样的一个信息推荐给同胞们,尤其是我知道这个见面会(台湾)岛内也关注了。我就想到“历史无法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这句话,出自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国民党荣誉主席)一行时的发言。这句话可能对岛内的青年来讲更为贴切。
因为台湾的经济形势已经困顿一二十年了,两岸分治的矛盾在这一两年也凸显出来,岛内同胞们会有一种焦虑感。尤其最近两年,岛内青年在思考自己出路的时候,这股焦虑感会以不同的形式折射出来,有的是生气,有的是茫然、不在乎,有的是更为极端地走向一种“本土保护主义”。我引这句话是想说,历史伤痕给我们造成的一些影响都还在,我们没有办法置身于外,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当下,我们应该要积极地、正向地活,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然后推己及人。
南方周末:别的代表团是整个团一起来北京报到,你是怎么来的?
卢丽安:我16日跟上海团一起来的,坐“复兴号”。
南方周末:台湾省籍党代表团的讨论没有向媒体开放,感觉很神秘,是什么情形?
卢丽安:我们18日下午就开始讨论,由团长苏辉代表主持。对于工作报告,我们讨论了很多议题,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过去五年的成绩,以及如何一步一步推进实现中国梦、民族复兴。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我因为本职工作在复旦大学,我关心的议题是教育、两岸关系,我还关心民生、环境和生态文明。
南方周末:你和团里其他几位代表之前熟悉吗?
卢丽安:我们团一共十个代表,有六位是一定程度地认识的。因为都是从事对台湾的交流,所以过去十几年里头开过会、碰过面。我今天还跟另一位代表说,我们是感情最为凝聚的一个团。因为我们十个人来自不一样的地方,彼此之间没有层级的排序,也没有利益上的或者说工作上的(关联)……我们的感情是很融洽的,这是我们团的一个特点,乡情、亲情,还有共同的事业感。我们还说要一起喝茶,但到现在还没喝,没时间,开会很紧张的。
南方周末:你是怎么当选为台湾省籍党代表的?
卢丽安:十九大党代表选举是依照中央规定,由全国台联来负责组织台湾省籍党代表的产生。我因为是在上海,所以我是从上海的台湾省籍党员里,一关一关地差额选举上来的。一开始必须要有党员们的推荐,当时上海市的台湾省籍党员开过座谈会,我作为候选人没有参加,他们推选出我代表上海的台籍党员,然后到全国的台籍党员代表中进行差额选举。
南方周末:预想到会当选十九大党代表吗?其实你的党龄很短。
卢丽安:没想到,我真的是很讶异,一直到现在都是很惶恐的心态。即便我已经在大陆生活了二十年,但是对党史、党章、党的工作环节等都有很多内容需要学习。当选党代表后,我也以个别听取意见的方式征询过一些老党员同志对我,以及对上海市台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入党有利于推动两岸交流
南方周末:你是20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交入党申请书是什么时候?
卢丽安:2014年底,在复旦大学。
南方周末:当时为什么决定交入党申请书?你在昨天晚上的记者会上说,此前以“党外诤友”的身份参政议政,后来觉得入党有利于推动两岸交流与和平发展,这个区别在哪里?
卢丽安:对,昨天的回答是一个(原因),我前期在以党外诤友的身份考核党。同时到2013年(当选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以后,我比较多的时间花在台联的工作上,更进一步知道要方方面面地来整合资源,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是党的事业,所以如果能够申请入党的话,一方面也是在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当然也有一点小的成分是,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被接受。所以我一直都没有提出申请,我在考核党。后来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因缘际会,我就向我的两位入党介绍人——都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党员前辈,询问有没有可能。他们就说好啊,可以,一点都没有之前别人给我的那种信息,说因为你的背景就不行。这给我很大的一个鼓励。
南方周末:你回台湾的时候,怎么跟你父母描述入党这件事?
卢丽安:他们理解,他们接受,但是我似乎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如果你要问的话,我没有征询他们的意见。
今年暑假我回去看爸爸妈妈的时候,我就说我在大陆申请入党了。他们说,哦,还好,推一推眼镜。他们说,只要是对民族、国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情,他们支持。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台湾省籍党代表的名单一出来,岛内媒体一下就关注到我。我也很紧张,就赶快打电话给我爸妈说,可能会给你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带来骚扰,不必要的一些曝光、采访其实就可以谢绝,因为这毕竟是我一个成年人做的一个政治决定。然后过两三天,我又打电话回去问怎么样,有没有不方便。我家人就笑笑地说,没有啊,也没有遇到朋友来说,诶呦,你们家出了个共产党。
但我想要补充说明的是,两岸分治的情况会让岛内民众对共产党有一种排斥的心态,这从1949年国民党撤台以来就有的。前一阵子,两岸交流很友好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把这种矛盾情结放到一边去。可是这两年随着台湾的“政权更替”,这又被拿出来作为炒作的议题了。目前,台湾的民众会比较疑虑,不知道怎么来看待祖国大陆,毕竟在1980、1990年代它是高高在上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现在二十年的时间一过,台湾发现大陆的成绩这么好,与之相对,台湾自己没有办法走出困境,这种从高处掉到低处的矛盾心态是可以理解的。
我希望两岸的关系能够进入一种相对比较温和、善意的状态,然后台湾的民众们不要局限在过时的意识形态里面,我觉得这个很重要。把历史还给历史,我们要创造的是一个新阶段,一个新旅程,我们要创造我们满意的历史。
南方周末:你的党代表提案是关于什么内容的?
卢丽安:有一些工作建议,关于两岸的民间交流。我比较关注台湾青年们到大陆的交流活动,学习、实习、就业,还有一些台湾的专业人士在大陆发展,在证照方面如何互相认证,以及他们在大陆的发展空间。
女性是两岸交流中的温柔力量
南方周末:你会介绍你的学生入党吗?有没有和他们讨论过大学生入党的事?
卢丽安:我目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思想政治这一块有专门的辅导员老师在负责。我觉得高校教师能做的是引导同学们有一个正确的三观。这两天看见我参加十九大,学生发来微信给我“打call”、点赞,很热情的。如果以后有同学要跟我讨论是否要入党,我当然很愿意把自己入党的心路历程跟他分享。
南方周末:你之前在台湾、英国求学,现在在大陆执教,今年也正好是执教二十年,能否比较一下大陆学生的特点?
卢丽安:我只能说我接触到的上海的学生,而且以复旦的为主,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学生都不太一样的。以我有限的经验来说,大陆的同学因为是层层考上来、竞争上来的,所以他的目标也放得比较精准,他知道自己要什么,他知道自己的未来该怎么规划,一步一步走。
我教书这几年来接触到的台湾同学不多,他们会说,大陆同学好拼,大陆同学“狼”性很足。这个可能折射出来,台湾的同学比较敦厚。台湾在亚热带,生活节奏又比较和缓,人情很温暖,所以我们台湾来的同学竞争意识没有大陆同学强。但是他们情商更高,会更懂得关怀老师和同学,然后他们的团队协作也比较融洽。
南方周末:你在“党代表通道”上说你还是妇女代表?
卢丽安:我现在是全国妇联执委,之前是上海市妇联执委。这和我研究女性主义有关系,我家女眷很多,这也让我思考现代女性应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和生命。
南方周末:你研究女性主义,怎么看大陆女性的境况?
卢丽安:就我的理解,我们妇联在做的事情是联系广大的妇女姐妹们,并且是以具体事务作为抓手,包括扶贫、关爱女童、妇女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还有维权等。其实这在某种层面上也说明我们妇女工作还只是处于一种起步的阶段,还在争取最基本的教育权、就业权、经济权。很多地区的女性还受困于这些方面的约束。
那在发达地区,因为我的学生主要来自长三角,而且女生比较多,所以我就问她们:你们都考到复旦了,你们觉得妇女解放了吗?你们解放了吗?她们想了想,好像没办法回答。我再问她们,你们觉得女性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或性别歧视,这个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她们也答不出来。我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捯饬自己的外表,你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捯饬外表?你花多少钱在买衣服?你花多少钱在买书?
所以争取平权是妇女工作的第一步,但是就像全球妇女解放运动的过程一样,规章制度上的赋权容易给,但是文化上的、观念意识上的条条框框和枷锁,可能我们女同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有女学生来问我,她很想读博士,可是家人叫她不要读,说读成女博士以后怎么嫁人。这也是性别意识上没有解放。
南方周末:你会怎么和学生说?
卢丽安:我会问她,到底喜不喜欢读书,读书之后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不读书的话她要做什么,选择不读书的那条路会不会觉得有遗憾。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家里也是蛮传统的,就说你要出去读书啊,那你就出去读个硕士就回来相亲吧。我说我要读博士的。我的父母比较开明,说好啊,你还要读博士,那你就拿你的嫁妆去当你读书的学费吧。所以我后来是裸婚。我会把自己的经历去跟学生分享,和她们说不要怕,不要怕读博士以后找不到对象。
南方周末:这次十九大党代表中女性的比例是24%。
卢丽安:肯定还可以更进一步提高。
南方周末:女性在两岸的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
卢丽安:是一股温柔的力量,是咖啡里面的奶精和糖的作用。我们上海台联依托三八妇女节办过很多活动,就请在上海的台湾省籍同胞和定居上海、拿台胞证的台胞姐妹一起参加,一回生二回熟,大家认识了,就有很多的交流沟通了。
我们在上海的台胞很活跃,自发组织了很多生活型、联谊型的社团,有个社团叫“台湾姐妹俱乐部”,还有一个叫“1881”,意思是从18岁到81岁的姐妹都可以参加,我们就跟这两个社团一起办活动,去有机农场散散心,推广都市里面的绿色农耕,还有一些儿童节的亲子活动。我们在上海和台湾之间,由妇女再带动家庭、儿童,小家甜蜜稳固了,大家就有一种向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