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宁
摘 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的有效导引。高师院校作为各级教师的培养基地,其培训理念、教育方式无不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文章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师范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淄博师专小教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目前师范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创新能力;小学教育;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80-03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的战略要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育关键在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的有效导引。学生是不是能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
高师院校是教师培养的基地,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其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培训理念、教育方式无不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高师院校的已有资源并积极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教师是高师院校必须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师范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淄博师专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通过系统地分析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讨论,以期对高师院校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提供指导性意见,让学生在成长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对新时期高素质创新型教师的要求。
一、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对教育创新能力的认识
在对教育创新能力的认识上,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被调查者能够理解“教育创新能力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一概念,但对教育创新的内涵认识还不够深入;能够认识到教育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师范生参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条件,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能力是职前和职后教师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教育创新只是在职教师的职责,与在校师范生并无太大关系。
(二)对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能够意识到教育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缺乏主动培养自身能力的行为倾向。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对所学专业的理论书籍做深入思考。将所学理论用于剖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学生比例少之又少。就被调查的小教专业的师范生来说,他们虽然在主观上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却认为教育创新行为应该是就业阶段的行为,因此在校期间并没有主动的小学教育实践行为,缺乏实践的能力和方法。
(三)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
在影响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因素这一问题上,数据表明,被调查者所在院系都举办过教育科研类的活动或比赛,说明院系对师范生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的营造上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奖励,说明学校对鼓励培养学生教育创新能力的机制已经建立,但仍需不断加强。
在学生教育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从调查数据的分析来看,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会注重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但部分教师的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的参与。另外,大部分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专业的发展动态,注重学科间知识的关联,说明大部分教师意识到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科教学。但这一数据也同时表明,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跨学科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的意义所在。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能够意识到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对师范生的重要性。在校期间,许多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创新活动,愿意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但创新精神和毅力远远不够。在创新意识产生后,不能始终保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精神状态,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放弃创新活动。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为师范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一些有效的途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充足的实习见习的机会。但其整个评价体系并没有突出师范特色,大部分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没有体现出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指标,学生缺乏创新活动的动力。忽视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对于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我们将其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主观因素是指学生对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环境因素,其中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起关键作用的是学校环境,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学校环境因素对学生教育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1.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实施以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开始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课堂的参与度都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但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行为还是比较缺乏。以小教专业的师范生为例,他们虽已普遍意识到了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也希望能通过对专业理论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来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本身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学习的依赖心理太强,缺乏主体意识。
2.师范生的创新情感。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加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小教专业的师范生本身思维力、想象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敏捷,也不断会有新的想法产生,但进步的同时也会受自我意识的阻挠,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观点,容易形成单一思想,不利于自身合作能力的发展。endprint
3.师范生的创新意志。调查显示,小教专业的学生有教育创新的愿望和热情,但却缺乏明确的教育创新的目标,很难清晰地了解自己要做什么,自然就不会有具体行为的产生。另外,具备明确的教育创新目标,可以为学习行为指明方向,但要获取最终的成功,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但当代大学生与以往有所不同,大部分人从小是在家长的溺爱下长大的,畏惧困难、缺乏毅力的情况比较常见。
(二)客观因素
1.教学内容陈旧,视野狭窄,教学方式单一。从课程内容来看,有些学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几年来都不曾发生变化,没有前沿性知识,也不能反映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视野狭窄,把培养小学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学生学习的知识、参与的活动都被局限于特定的框架内,忽视了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教学方式仍然以大班授课为主,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缺乏合作,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仍旧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机会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切实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环境缺乏。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在营造创新环境的力度上还不够,没有形成定期的学术讲座,学生能参与的学术活动并不多,各类社团虽然数量不少但缺乏规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机制比较僵化,对学生纪律、学习方面要求过严,不灵活、不开放。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个性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过于同一化,学生缺乏自觉意识,批判能力较差,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受到一定的限制[1]。
3.教育评价体系的制约。虽然以综合测评来对学生总体素质做出评价,但综合测评仍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成绩也主要以书面的衡量方式做出评定,并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能力状况,导致学生片面追求书面成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另外,这种评价机制具有同一性,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无法真正实现评价的公平性、开放性和多元化。
三、加强小教专业师范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深化教育改革
小教专业师范生的培养有普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小教专业的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要遵循一般的教育规律,又要结合其自身的特质。
1.更新教育观念。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适时地改进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落后的观念,改变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在教育价值观上,要将“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观念转变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为社会培养未来的教师,不仅是为推动教育的发展,也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个人价值的实现和幸福感的满足。在人才观上,要改变以课本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观。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能够按自己对创新的理解去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创新行为、创造性思维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教育质量关上,要改变以往以记忆知识为主导,通过考试为目的,以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优化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
求:“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2]要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就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
学科之间的交叉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途径。综合性的知识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维视角,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改进课程体系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适时地了解课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为学生向纵深方向研究专业提供了可能。开设选修课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以专业课程为本,辅之以学生自身兴趣所在的选修課程,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优化其知识结构。
3.开展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课程内容应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将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和概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另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要在教学中选取最有效的、最新的、最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工作任务的模拟训练,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
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要改变以往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式[3],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自学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多元化的求异思维。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主张创造性地设置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实践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当学生不满足于重复性学习时,便会主动走向创造性学习。
(二)营造创新环境
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具备成长的自觉性,因此,就不能把学生单纯地划定为“教育对象”,而应该把他们视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的构建,让学生在整体的创新环境的熏陶下培养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科学报告会等;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形成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多重视角;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帮助其掌握科研方法,培养科研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宣传媒介加强创新教育的宣传工作,如学报、校报、墙报、校园广播等;还可以通过班会、辩论等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探讨,拓展思维。
2.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平等、亲密、融洽、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有意愿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质疑教师的教学,只有在这样一种自由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以激发。教师要善于将课堂交给学生,将学生推到思想风暴的中心,并适时加以调控;善于创造情境,让学生成为情境的体验者,去经验教学过程,从而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内化。另外,学校要允许学生个性的突出,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科学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个性真正成为他们的长处。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师范教育必须和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这是学生理解理论,掌握理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才能从教学实践的反馈中获取新的观点和思路。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欲望,同时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更好的理解与运用教学理论。”[4]
1.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专题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以及个性的培养,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上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因此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也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教学实践的具体依据就是新课标对于相关年级的具体规定,因此,只有对新课标进行系统的讨论和学习,才能真正认识和理解新课标的内容,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专题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还可以通过讨论,深化其认识,为其在具体教学中的使用奠定基础。
2.建立教学案例资料库。进行教学案例的讨论和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现有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形成解决方案,以此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教学的本质,并形成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对具体教学更为客观的评价。学校可以通过来本校进修的一线教师,或是去小学顶岗支教的本校教师,还有去小学实习的学生,获得一线教学案例,不断丰富,慢慢形成教学案例资料库。学生通过对具体教学案例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实习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弥补分散实习的不足。
参考文献:
[1]何蕾.论师范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
2009,(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3.
[3]杭国英.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
究,2008,(10).
[4]郑永廷.高国希大学生自主创新理论与方法[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0:294.
[责任编辑 李爱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