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新常态下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探析

2017-10-26 17:41尹洁陈维维陈长伟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7年10期
关键词:廉洁文化新常态高校

尹洁++陈维维++陈长伟

摘 要:反腐倡廉新常态使得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存在对象不明、内容不清、方式不新、效果不显等问题,需要多策齐下,从主观认识、教学体系、内控制度、校家社会“三位一体”等方面着手,凝聚人员、制度、措施等合力。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0-0054-03

十八大以来,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也面临新任务,呈现新特征,迈入新常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风肃纪,打虎灭蝇,刷新反腐数据,将反腐倡廉工作推向高潮,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辟新路。

新常态下,反腐倡廉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课题,但“从思想道德抓起”是基础。因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是当今时代赋予的一个严肃的政治任务,廉洁文化“进头脑”受到高度重视。当下的高校廉洁文化,是以反腐新常态的要求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顺应高校发展实际而凝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总和。“进头脑”就是促进廉洁文化在师生中实现认知、认同和践行。

一、促进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的意义

(一)塑造师生人格和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高校廉洁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据,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滋养全体师生员工。高校廉洁文化武装的,不仅是学生群体的头脑,还包括教师群体、管理者群体的头脑。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学生构建较为完善、成熟的道德观、价值观,廉洁修身,健康成长,更好适应廉洁、法治社会的要求,是预防腐败的前瞻性工作;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杜绝学术腐败,不断增强人格魅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增强教师抵御廉政风险的能力;高校管理者倡导先进的廉洁文化,在行使“人、财、物”等权力时,践行“三严三实”,端正管理作风,廉洁从政。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管理作风和效能,构建和谐校园

当下的高校,办学资源、投资主体、教师构成、管理环境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腐败案件频发,形势依然严峻。广大师生对反腐倡廉的認知、认同,对高校的廉政生态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廉洁教育、服务、管理的多向互动,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廉洁道德为准则,优化作风建设,促进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建设,净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提升高校竞争力和信誉,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内涵发展。

(三)有助于创新反腐倡廉工作,优化良好社会生态

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新使命之一,就是净化环境,引导干部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是新常态下反腐倡廉的重大举措,更好帮助师生正确辨识廉与腐,在头脑深处建立抵制腐败思想侵蚀的道德防火墙,实现廉洁内化,从而积极投身反腐斗争,推进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正气,深化高校廉洁教育的政治意义。

二、新常态下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面临的问题

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高校廉洁文化势在必行。然而,高校廉洁文化是否真正进入师生头脑,是否达到知、信、行的教育效果,其实效性还面临问题。有的学者指出,当前“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中还存在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规范教材、载体形式单一等问题[1];有的学者认为,高校廉洁教育“三进”工作面临理念性、范式性、制度性错位等难题[2]。此外,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在功能发挥、实效性、覆盖面以及应对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3]。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与预估的效果和社会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一)对象不明

反腐新常态要求全面覆盖,高校廉洁文化需要推进和教育的对象就不仅仅面向学生群体。“作为组织者的管理者群体、作为教学工作承担者的教师群体和作为接受教育者的学生群体”[4]都应涵盖其中。然而,廉洁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公职人员,高校的廉洁文化主要关注大学生,国内较多研究着眼于大学生视角,认为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事前控制”,只要学生廉洁自律,就能实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高校教师群体认为教师没有权力,腐败是领导干部的事,因而不必学习廉洁文化。高校管理者则把自己当成廉洁文化的组织者,自上而下,积极主动性不高,而忽视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内容不清

“大学阶段廉洁教育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和主导,加强法制和诚信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引导大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的良好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5]与规定所不契合的是,部分高校在推行廉洁文化“进头脑”时,往往走过场,讲座、活动等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内容较为随意。大多数教师在廉洁文化的教学内容、教学规模、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方面并不是非常清楚,因此不能合理归纳经验做法,时效性不足。学生对国家在反腐败层面的决心和力度了解并不深入,对新近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政策并不知晓。

(三)方式不新

目前高校的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廉洁文化的施教者大多无专业系统培训,课时较少,多数以党课、讲座形式进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若即若离;用于廉洁文化推广的相关教材亟须建立普及,廉洁教育专题网站在师生中的知晓度有限;“进头脑”的途径和渠道较为有限,一般由学校纪委、宣传部负责,以“灌输式”为主,观看廉政教育片,举行廉政征文、报告会、宣讲会,对师生在深层思想情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培养重视还不够,即使采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推送廉洁文化,实际关注的人群也较少,自主学习并受益的效果未能充分实现,高度认同和践行自觉也打折扣。

(四)效果不显

受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文化氛围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入人心”效果不佳,知易行难。高校多起相关案件,所發生的问题涉及基本建设、校办产业、自主招生和科研经费等方面,发案的领域都属于高校预防腐败风险需要严格把住的“七大重点关口”。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带有功利心,敬业精神不够,师德师风不正;“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身边存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求职简历造假等不诚信、不廉洁的行为,在对自己是否讲诚信的自我评价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个讲诚信的人”[6]。此外,高校与家庭、社会之间不合一,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战、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面对复杂的现实状况,师生无所依从,影响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效果。

三、提升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的策略

为了切实增强高校廉洁文化“进头脑”实效,确保全体师生在认识上知腐明廉,在信念上拥廉荣廉,在行动上拒腐倡廉,达到廉洁修身、廉洁从教、廉洁从政的目的,需要多策齐下,凝聚人员、制度、措施等合力。

(一)明确教育对象,打造多层次廉洁教育格局

人的思想、观念、信仰深植于头脑,能量巨大。“进头脑”的首要前提是从主观上提高对廉洁文化的认识。如果高校师生对廉与腐的认识不到位,很有可能出现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自身言行失范等问题。只有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廉洁文化才能科学有效地“进头脑”。传承践行高校廉洁文化,领导是关键,教师是主角,学生是主体。

高校管理者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是服务广大师生。这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大会、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院校两级中心组学习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在日常工作中熟悉反腐倡廉的政策措施、了解腐败滋生的成因土壤、辨识反腐斗争的发展形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在反腐倡廉新常态下,教师群体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杜绝学术腐败,着力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自律意识,发挥教师的师范和引导作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实际行动投身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大学生要改变“大人生病、小孩吃药”的错误观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利益、矛盾、诱惑面前,调整内心冲突,保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

(二)更新教学体系,多载体传扬廉洁文化

“进头脑”所需的内容、方法、载体应科学地选择,提升对高校廉洁文化的主观接受度和认可度。

将高校廉洁文化更好融入课堂教学,完善廉洁教材建设。近年来,北京大学积极摸索,尝试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包揽最新的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成果,向师生释读各项政策法规。上海师范大学纳廉洁教育为必修课,将反腐关口前移,要求所有大一新生完成学分;杭州师范大学编写《大学生与社会廉洁》专门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改变传统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采纳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潮形式,挖掘现有教材中与廉洁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创建“智慧教室”,线上线下互动,引导他们客观思考腐败与廉洁的问题。

坚持廉洁教育常态化,进一步营造大宣教格局,环境育人。积极加强高校网站建设,推送廉政短信、微信,强化廉政要求;实时更新橱窗信息,积极宣传反腐倡廉时事要闻和廉洁思想;在校报、官微上开设专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形势要求,传递廉洁文化信息,让廉洁教育随时随地贴近生活。针对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的特点,在自媒体等平台上多下心思,开发特色手机app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将廉政文化宣传植于应用制作,教学相长,将师生专业特长与廉洁文化资源相结合。

除了课程教材的知识载体,新旧媒体、廉政文化产品等物质载体,还有社会活动、平台、基地等实践载体。廉洁教育是否进了全体师生的头脑,这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内在的东西必然与其外在行为构成关系,所以,实践性是高校廉洁教育进头脑的最本质诉求。结合廉洁文化特色,赋予党团学开展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高的附加值;与政府纪检机关、司法机关、监狱看守所等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廉洁教育实践基地,用现实例子说法、讲法、传法,把“反腐疫苗”植入师生头脑。意大利从1997年起开展“反腐英雄进校园活动”,力邀反腐英雄现身说法,通过解说大学生可能接触到的腐败情景激发学生的反思,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设,规范师生行为

通过教育、监督、预防、惩治等方面制度来指引规范师生的廉洁行为。

健全领导保障机制,将廉洁教育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湖南大学实行“五推进”高校廉洁教育模式,即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校园活动、进日常教育管理服务、进实践育人环境和推进廉政理论研究工作,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管理、文化和实践各个环节,全面推进。江苏绝大多数高校都将大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多个院校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基地,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成立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学会南京林业大学分会,对新形势下高校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改进学校治理体系。

建立组织协调机制,高校纪委主动承担廉洁教育的组织协调职能,发挥专业性、权威性、综合性优势,与其他部门一起,各负其责,上下齐抓,合力推进,对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开展廉洁教学的情况、学生参加廉洁教育的实践活动、各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榜样示范作用等情况进行监督考评,有效、长期约束。

提升队伍保障机制,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组建专兼结合、功能互补、师德高瞻的教师队伍,将教育者的廉洁教育前置。把师德师风状况与教师职称评聘相结合,制定较为全面的行为规范,共同提升廉洁教育效果。

完善权力运行机制,围绕各个环节,梳理风险点,编制流程图,推动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严肃用权态度,严密用权制度,严明用权纪律,严格用权教育,坚持将学校利益放在前面,把师生利益放在首位,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

(四)校、家、社会“三位一体”,提升志洁行廉的实践认同

反腐倡廉新常态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校、家、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合作,才能营造优良的社会廉洁文化。

高校积极引导,以先进榜样和优秀作品的力量去影响和鼓舞师生,变“要我廉”为“我要廉”。同时,树立反面典型,引导师生主动寻找自身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慎独、慎初、慎微。

家庭教育要当好高校廉洁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拓展。良好的家风有益于学生的成长,家人的一言一行要有意识地灌输廉洁思想。家庭培养子女良好的价值观念,注意自己的生活作风,理解教育者的意图,形成教育合力。

全社会要树立零容忍、全覆盖、多渠道的反腐舆论氛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多宣传报道正面消息,注重师生心理保护,以防负面新闻过多带来的反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戴世勇,张勇.大学生廉洁教育“三进”工作面临的问题

与对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3,(3).

[2]张勇.高校廉洁教育“三进”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14,(8).

[3]郝峰,殷雄飞.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J].江苏高教,2010,(1).

[4]黄建新.构建高校廉洁文化中的分层教育研究[J].广州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5]《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

[Z].2007.

[6]刘键政.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基于

网络载体的大学生廉洁观教育微探[J].长春理工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责任编辑 林召霞]

猜你喜欢
廉洁文化新常态高校
浅谈发电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