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阳 娄华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450007)
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李晓阳 娄华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 郑州450007)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按照筛选标准选取10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分为参照组53例与试验组54例,参照组采取西医基础护理,试验组采取西医基础护理+中医特色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费用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护理费用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分布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8.15%远高于后者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控制症状,还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提高满意度。
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施护;症状;满意度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20~30岁人群中的发病率最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变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部分患者整个结肠都会出现炎症性病理改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且复发率较高。有研究指出[1],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需要积极给予对症支持护理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中医特色辨证施护主张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实施不同的中医特色护理服务,对症施护,更符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本研究将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引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并将其应用效果与西医基础护理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照筛选标准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后分为参照组53例与试验组54例。试验组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 18~76岁、平均年龄(30.3±5.6)岁;参照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30.1±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年龄≥18岁者;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 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认知障碍的患者;患有其它类型系统性疾病者;消化内科合并症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参照组 接受西医基础护理,包括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为患者及其家属答疑解惑等。
1.4.2 试验组 在接受上述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辨证施护,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表现将其分为湿热内蕴、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郁脾虚、阴血亏虚和气滞血瘀六种证型,每种证型患者的护理操作具体如下:(1)湿热内蕴证:指导患者对腹部进行自我按摩,并鼓励食用马齿苋、藕粉等清淡的食物,采用泻法对合谷、天枢、曲池、上巨虚等穴位针灸;(2)脾胃虚弱证:指导患者注意保暖,并多加运动和锻炼,以增强体质,采用补法对脾俞、章门、天枢、中脘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嘱咐患者多食用黄鱼、豆制品、鸡蛋等;(3)脾肾阳虚证:提醒患者注意保暖,嘱咐多食用温补肾阳、补中益气之品,如核桃、狗肉和山药等,采用补法对脾俞、关元、天枢、足三里、命门和肾俞等穴位进行针灸;(4)肝郁脾虚证:保持病房安静,指导患者打太极拳、五禽戏等,嘱咐患者多吃金桔、陈皮以疏肝理气、调畅情志,避免过度忧虑,采用疏肝和脾法对中脘、足三里、期门和阳陵泉等穴位进行针灸;(5)阴血亏虚证:嘱患者卧床静养,多食用龟苓膏、乌龟炖红枣党参汤等以滋阴补血,保持心情舒畅等;(6)气滞血瘀证:调畅情志,嘱其多食用理气消胀之品,如萝卜、橙子等,采用泻法对阳陵泉、期门、中脘、足三里和内关等进行针灸以行气活血。
1.5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评分变化、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费用及满意度。主要症状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无症状、轻微症状、中度症状和重度症状分别记为0分、2分、4分和6分;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卫生部制定,由患者本人出院前匿名完成,共分为极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极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护理后两组的主要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主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表1 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试验组参照组54 53 21.483 15.896 0.000 0.000 t P 5.1±0.5 5.0±0.5 1.174 0.096 0.9±0.2 1.5±0.3 10.027 0.000
2.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费用比较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费用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费用比较
表2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费用比较
组别 n 症状缓解时间(d) 住院时间(d) 护理费用(元)试验组参照组54 53 t P 2.1±0.7 2.9±0.8 5.864 0.017 4.1±1.1 5.1±1.2 5.203 0.021 207.4±21.6 254.2±20.3 12.075 0.000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49例极满意、4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参照组38例极满意、8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试验组满意度分布与参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74,P=0.026<0.05;且试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8.15%远高于后者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21<0.05。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西医尚未明确,很可能与外源物质引起的宿主反应、免疫和遗传等因素均存在关联[2]。西医基础护理能够通过一系列基础的护理操作满足此类患者的基本护理需求,但是该模式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且患者住院时间长,护理费用高,满意度也不理想。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便血、泻下、肠风”等范畴,是由于脾虚气弱、气血亏虚、肝脾亏损和外邪入侵等引发。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用的中医护理模式主要有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起居调护等,均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护理方法并不全面,且综合效果也并不理想[3]。首先,中医特色辨证施护需要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不同表现和中医病机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型;然后,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型患者,通过饮食运动指导、针灸及情志调护等一系列护理为其提供个体化的中医特色护理,针对性更强,并且能够保证每位患者快速康复,对临床症状和满意度的改善也更理想[4]。由此可见,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广和应用的价值也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试验组主要症状评分远低于参照组,且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费用均低于参照组,说明中医特色辨证施护能有效控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恢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试验组的总满意率远高于参照组,说明中医特色辨证施护的服务质量高于西医基础护理。
综上所述,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可以有效控制症状,还能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提高满意度。
[1]陈婷婷,周云仙.2000-2015年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6):502-506
[2]闫艳.辨证施护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并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23(24):110-112
[3]李毅,刘艳,刘力.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6,24(11):94-95
[4]武清霞,韩玲艳,耿玉芳,等.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21):2682-2683
R473.57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93
河南省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40522)
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