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2017-10-26 03:05金高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9期
关键词:正骨股骨手法

金高峰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柘城476200)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金高峰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柘城476200)

目的:研究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内固定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缩短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优良率,效果确切。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传统内固定;治疗价值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高,是常见的骨外科疾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且多由间接外力所致,并发症较多,容易出现髋内翻,需及早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以促进骨折愈合[1]。本研究探讨了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常规组中男21例,女 23例;年龄 46~77岁,平均年龄(60.61±2.51)岁。研究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0.29±2.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采取传统的内固定方法。麻醉后取仰卧位,将臀部垫高,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在髋关节外侧作弧形切口,暴露股骨上端和股骨大粗隆,清除骨折处软组织,并给予牵引复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复位病灶,用导针定位器在股骨粗隆处将导针导入,X线机下观察置入情况,满意后将动力髋钉置入固定,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

1.2.2 研究组 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行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麻醉后取仰卧位,将臀部垫高,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将双侧骨盆同时按住固定,复位骨折,用一只手肘弯将患者骨折肢体腘窝套住,另一只手则握住骨折肢体的脚踝,屈膝屈髋90°的情况下进行拨伸牵引,复位满意后在X线机透视下进行固定。于股骨粗隆下2.5 cm处进针,钻入4.5 mm带螺纹斯氏针2根,置入深度0.5 cm左右,2根针之间距离为1.5 cm,并在股骨大粗隆下15 cm处和股骨外侧置入2根相同的螺针,确保螺针置入的深度达到股骨内侧皮质。两根针之间的间隔为2 cm左右,之后安装外固定架,将螺母拧紧并结束手术。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优:症状消失,肿胀疼痛消失,Harris评分>90分;良:症状改善,肿胀疼痛减轻,Harris评分>75分;差:达不到上述标准[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组别 n 可负重时间 平均住院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常规组研究组44 44 t P 47.24±1.91 40.14±0.15 11.401 0.000 17.98±2.72 14.02±1.53 8.813 0.000 12.26±3.57 10.52±1.92 8.592 0.000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出现3例骨折不愈合,3例切口感染,3例延迟愈合;研究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生和骨质量减少相关,因老年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降低,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机体抵抗力降低,多患有各种慢性病,长期用药会导致骨量流失增多[3~4]。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导致骨折而出现髋内翻现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最大限度地恢复骨稳定性,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手术耐受性[5~6]。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比较大、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而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可通过牵引复位、手法复位和支架固定等方式使骨折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对患者的二次伤害,还可有效促进局部组织修复和骨折愈合。在复位基础上联合外固定,可增强骨折断端稳定性,有利于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有效缩短可负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优良率,效果确切。

[1]江共涛,张斌,李姝.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2):50-51

[2]李玉红,周建,何靖川.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172-173

[3]孙群周.重建股骨距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2):26-27

[4]蔺卓华,黄广振.探讨中医骨折3期治疗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6,22(21):153-154

[5]毛萍,陆海涛,陈铭.骨折中医3期治疗对股骨近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2):46-47

[6]郭甲瑞,余进伟,陈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J].中医正骨,2016,28(6):48-49

[7]吴天然,陈夏平,李铭雄,等.微创孟氏架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顺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6,28(5):5-8

R683.4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9.041

2017-05-30)

猜你喜欢
正骨股骨手法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