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许生
摘 要:作为包含了钢琴教学与艺术内容的钢琴共同课,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占重要地位,而从钢琴演奏教授者的角度,面临着逐步提升钢琴共同课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挑战与难题,如何加以改革与当下多媒体相融合成为一种突破与创新。本文通过阐述钢琴共同课教学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进而为广大钢琴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启发与帮助。
关键词:钢琴共同课 教学模式 新媒体 融合 创新探索
受益于国家在艺术教育发展方面的大量扶持与推进,使得钢琴共同课教学得以发展,不但吸引了社会上的业余钢琴音乐爱好者,而且也为音乐学院当中的非钢琴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钢琴演奏的重要机会。特别是在提升专业钢琴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与音乐素养方面,发挥出很大的作用。通过引入多媒体,会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因此深入研究钢琴共同课教学与新媒体的融合模式非常关键,具有重要意义。[1]
一、钢琴共同课教学与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与重要价值
日益月异的科技变化,让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钢琴教育面临着不断改革的全新挑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及迅速应用到众多行业领域的势态,使钢琴教育者意识到未来的教学发展模式,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具体的钢琴教学中势在必行。钢琴共同课本身包含了对钢琴艺术的表达与传授,引入多媒体教学形式,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其更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有了更多视听享受的选择,单纯的钢琴音乐表演已经难以激发出听众的热情,而古典音乐的钢琴演奏又过于小众,难以成为普通人的选择。所以将钢琴共同课教学与新媒体相融合,集技术和艺术为一体,重新唤起听众的兴趣,增强学习者的信心,具有重要价值。[2]
二、钢琴共同课教学和新媒体融合的创新模式
1.确保指触规范合理性
所谓指触规范合理性,指的为初学钢琴演奏的时期,有效规范与控制手型规模的情况。由于采用新媒体视频形式的教授,难以使学生彻底掌握要领,无法达到“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所以,实施关键的手掌手指等细节部位的处理指导时,应加以重视,依靠更为风富、形象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例如:钢琴共同课教师在上课时,教授学生弹琴的时候,会把第一、二指关节和掌关节撑起,及时纠正手型,为后续的钢琴表演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反复这个细节操作,完成课程演奏拍摄任务,正确指导学生,解决其提出的诸多问题。
2.深入了解演奏作品创作缘由与背景
钢琴共同课教学中,让学生深入了解所演奏作品的创作缘由与背景十分重要。当经过学习之后,每一位钢琴学习者都會经历针对外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渡与改变,并由此为进一步掌握中西方音乐史发展情况做好了铺垫。无论是从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心境,还是创作作品产生的大时代背景以及作品中流露的诉求与情感角度,都是需要钢琴共同课教师加以引导的。通过各类新媒体教学工具,让学习者掌握相关的信息,激发起学习积极性,进而形成独到的鉴赏思维
3.注重音色的多样性
音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同的音色具有不同的韵味。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注重音色的多样性运用,无疑会对作品的演绎增加一定的灵性与新鲜感,正如同人们的情感特征一样,一个人的情感越丰富多样化,给人的感受也越深刻,让人记忆犹新。在以往的钢琴教学当中,并没有注重该方面的指导,使得学习者的学习效率较低,进步不够明显。那么在钢琴共同课教学之中,以新媒体教学手段,赋予多样化的音色表达,让抽象、感性的事物变得明朗,带给听众全新的多变性体验,尤其在了解了创作者的动机与创作环境之后,更易引起共鸣,使钢琴演奏效果获得极大的提升。
4.提高琴键运用的娴熟度
众所周知,钢琴的演奏依靠对琴键的操作,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演奏者,在对钢琴琴键的掌握程度都是不可忽略的部分。正是由于琴键运用极为平常化,导致很多的初学者和钢琴演奏人员均忽视了钢琴弹奏的琴键基础练习,而只有平日里对钢琴琴键非常娴熟的操作,才能为以后钢琴演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事实上,钢琴琴键的掌控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贯穿了每一位学习者的整个演奏生涯,如此细节的部分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必然对未来的学习和演绎造成不良影响。实施钢琴共同课教学的过程当中,运用新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正确、规范的琴键的操作方式,并监督其不断进行练习,形成较为科学的弹奏习惯,培养自主性学习能力,从而帮助那些钢琴演奏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取得更快的进步。
结语
综上所述,处于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钢琴共同课的教学发展需要寻求突破,转变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的新媒体教学模式,完成二者的有效融合目标。在此过程中,依靠科学、规范化的教学方式的运用,扎实促进信息化钢琴教学的改革,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热情,从而推动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时江月.钢琴共同课教学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与实践[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6,3501:107-111.
[2]苗伟,王兆屹.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访教学的创新与探索[J].新闻知识,2015,08:75-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