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新红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堂在运用数据资源时,须链接生活,激活儿童的生活体验;关注数据中的个体,唤醒儿童的生命感悟;赋予数据温情,催生儿童的道德情感。
关 键 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数据;链接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10-00-02
为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品德课教师常常利用数据的呈现、计算等方式,试图帮助学生体验现象的严重性。但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事与愿违。品德课应该如何合理科学运用数据?对此,笔者进行了探索。
一、数据链接生活,激活儿童生活体验
《我们共同的家》(三年级下册)(本文课例选自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5月1日的徒步大会,有三人分别来自乌鲁木齐、哈尔滨、三亚。你想知道他们的家离我们镇江有多远吗?
【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镇江,大约需要42小时,火车运行速度约是每小时130千米,两地相距约为多少千米。
从海南三亚乘飞机到镇江,必须先乘飞机到南京,大约需要3小时(飞机运行速度大約每小时750千米);再乘火车30分钟(火车运行速度大约每小时130千米),两地相距约为多少千米。】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
【新疆与镇江相距5460千米;从海南三亚到镇江,两地相距2315千米。】
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祖国可真大!
……
尽管学生回答“祖国可真大”,实际上学生并不能真切感受到距离之远。当学生通过计算将“时间”转化成空间距离“千米”时,数据变大了,认识反而变得抽象且模糊了,感受肤浅了,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数据运用误区。
品德课程的实施,要以“在场因素”[1]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所谓“在场因素”,是指儿童自身的经验、体验以及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因素。我们在使用数据时,必须链接生活实际,让数据与学生已有的体验、经验建立联系。
在上述课例中,对于时间的感受,教师可以请班上家乡在外省市的学生介绍春节旅途过程,如出发点、目的地、途经城市,分享长途奔波的身体和内心感受。这样的真实体验与分享,能够将原本模糊的时间数据化作真实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如此,数据变得形象、可感,才能触动学生道德认知和情感的提升。
而对于空间距离的感受,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熟悉的生活体验。如“新疆与镇江两地相距5460千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400米,那么从新疆到镇江相当于要在操场跑多少圈?你感觉如何?”这样,就将抽象的数据转化成学生生活中熟悉、可感的实际距离和切身体验。
二、关注数据中的个体,唤起儿童生命感悟
《战争何时了》(六年级下册)教学片断:
师: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请看一组数据——自1990年以来,全球共有200多万儿童在武装冲突中丧生,有600多万儿童受重伤,1200万儿童无家可归。
师:读着这些数据,你有何感受?
生:战争太可怕了!
……
这组数据也许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本能的震惊,但是,“很大程度上它只是一种对表面数字的愕然!人的反应更多地瞄准了那枚统计数字——为死亡体积的硕大所羁绊、所撼动。它缺乏更具体更清晰的所指,或者说,它不是指向实体,不是指向独立的生命单位,而是指向‘概念,苍白、空洞、模糊的概念”[2]。数据往往用“大”掩盖了“个”,忽略或轻视了个体生命。这样的数据很难产生震撼心灵的力量,疼痛的记忆,触动灵魂的效果。
德育课程需要“关注每个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与价值,力图把个体生命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3]。品德与社会课堂不能仅关注笼统的数据和结果,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数据背后鲜活的生命个体,莫让模糊的数据掩盖个体的生命尊严。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数据资料后追问:“透过这些数据,你看到了那些画面?”引导学生想象战争给儿童带来的死亡、流血、无家可归、失去亲人等画面;之后,根据学生的描述,播放一组战争中儿童的画面,链接其中孩子的真实故事。这样,笼统的数据便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联系起来。模糊的数据变得清晰而鲜活,从而具有了震撼心灵的力量,激发起学生内心“拒绝战争、珍爱和平”的积极愿望,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三、赋予数字温情,催生儿童道德情感
《衣食的来源》(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师:我们要拒绝浪费,节约粮食。你们知道吗?【课件出示小资料:全国有13亿人口,如果平均每人节约一粒米,就能节约近6万斤粮,可供150人吃上一年呢!】
师:你们读明白了什么?
生:我们要节约粮食。
……
用数据帮助学生体会节约的重要性,自然无可厚非。但是,“6万斤”“150人”“一年”这些数据显得冷漠而缺乏温度,学生对此产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好多啊”这个层面。
道德具有情感性,它必须有情感上的参与、认同和接纳,否则道德认识不可能真正内化为德性。因此,我们要让客观数据转化成情感因子。例如,可以播放一段西部贫困地区和非洲儿童缺衣少食的视频画面,以苍凉低缓的音乐渲染,配以教师的深情描述;紧接着出示一组数据:“每年有1500万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这相当于每天有大约42000名儿童死亡,或者每小时有1712名儿童死亡,或者每秒钟有29名儿童死亡。”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反思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想想如果平均每人节约100粒大米,我们可以帮助多少饥饿中的同龄人,可以挽救多少孩子的生命。随后再让学生看一组衣食无忧、鲜活灵动的儿童生活画面。
如此,节约的“6万斤”粮食不再是空洞的数据,而是转化成为无数鲜活的生命和童真的笑脸。数据因此有了温度,富有情义,进而不着痕迹地催生了学生道德情感,进而驱动其道德行为。
总之,品德课堂的数据运用要科学、巧妙,让抽象的数据变得形象、可感、温情、动人。如此,数据作为课程资源,才能产生超出数字本身的“溢出”效应,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优化。
参考文献:
[1]潘慧芳.走进德育课堂[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72.
[2]王开岭.精神自治[M]. 太原: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11:35
[3]王东莉.德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6.
(作者单位: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江苏南通 226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