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教学比较

2017-10-25 00:25周苗苗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6期
关键词:图形中学方程

周苗苗

摘 要:本人先在中学从教八年,然后进入小学教学一年,本文将依据课程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区别和联系,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提供帮助,通过中小学老师的共同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关键字: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中小衔接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六年,中学阶段三年,小学阶段时间比较长,小学的教学方法和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上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有學生自己的问题,有教材的问题,还有中小学教师教法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性导致的。下面就从教学内容的比较开始本文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比较(以苏教版为例)

1.数与代数。如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中都有方程,但是中小学要求不一样,小学的教材开始渗透方程的思想,只要求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方程,这些简单的方程用加减乘除之间的运算关系也是可以解出来的,并且感受方程的简单应用,而中学的方程要求比较高,会解复杂的方程,方程由一元升级到二元,由整式方程升级到分式方程,并要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模型,开始了建模的思想方法。像这样的知识点还很多,比如负数的认识,用字母表示数,数轴等知识内容,小学已经开始涉及,初中的学习是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是内容更丰富,要求更高。由此可看出,对于数与代数,小学阶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中学阶段,学习更多更深的数学专业知识,发展数学符号意识和抽象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图形与几何。在小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认识图形,分析图形,掌握简单平面基本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并用基本性质分析解决简单的组合图形,多数涉及的是计算问题;而中学数学也学这些基本图形,不过是从另一方面研究这些图形,研究这些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多数涉及的是证明,是理论层面的分析,是对学生思维上的训练。例如,角的学习,小学中要求了解角的基本知识,而中学中侧重于角的应用。同样是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小学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而在中学则要求探索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掌握它的推论,证明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还有平行的知识,小学要求和中学的要求明显差异性很大,小学只要求了解实际情境中的平行概念,而中学的平行要求就很高,包括平行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不仅要求掌握内容而且要能证明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且能够应用。

3.统计与概率。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可能性”,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可能性的体验,抛硬币,掷骰子,彩票等相关知识,并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中学的概率则是通过分析现象,计算概率的大小。统计的相关知识小学已经学习得比较深入,比如对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认识和制作,三种统计图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都已经能处理得很好,而中学这部分内容有很多是重复的,比如平均数的介绍,但中学主要侧重用统计图表的知识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学习新的统计概念分析这些数据。

4.综合与实践。关于综合与实践,中小学的教材上都有要求,但是很多内容操作性不大,不太合理,小学的综合与实践主要是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而中学主要是根据现象,分析原因,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小学与初中知识点貌似重复,但小学数学主要是数学知识的认识,了解知识形成的表象,而中学数学是对知识的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在知识的横向和纵向方向展开深入的研究,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是具体的知识的直接呈现,并加以反复训练;而中学数学知识的呈现遵循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注重说理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表述。

二、教学方法比较

1.小学:讲授法、谈话法、尝试法、发现法、探究法、合作法、演示法、操作法、类比法、分层推进发、分层归纳法、迁移法、转化法、创设情境法、故事激趣法、游戏激趣法、悬念激思法、设疑解惑法、目标导控法、图解分析法、反馈法、练习法、竞赛法等。

2.中学: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启发法、实习法、问题探究式等。

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方法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性,就是同样的方法教学的时候课堂呈现的也不一样。小学数学知识都比较简单,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直观的知识比较多,抽象的概念知识比较少,进入中学之后,数学知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显著提高,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做好中小学数学的转变过程,注意衔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课堂教学模式比较

1.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自制力还不强,学习科目少;小学教师教学节奏慢,尽量使一个学生都不掉队,教师对相应的知识点以讲为主,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比较多,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练习都是所学内容的直接呈现,反复机械的训练,这样小学生听课的时候就不爱动脑,完全服从老师的安排,跟着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学习,缺乏主动思考,要是要求什么就是什么,被动思考的比较多。

2.中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复杂,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而教师上课的节奏比较快,思维比较迅速,练习比较灵活。课堂上无法顾及一位同学,只能面向大多数同学,课堂上也无法做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认真听讲,多思考,课下多练习。

四、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教学

1.小学生数学新课学习之后有大量的时间练习巩固,老师对学生要求细致,家长学生辅导认真,学生对老师和家长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初中,教师教法发生了变化,要求学生比较自觉独立,学生开始会不太适应,此时初中教师既要对学生多加关爱,又要放手鼓励学生独立去完成,逐渐放手,做到精讲多练,体现教师的多元化角色。

2.初中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转变,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开始转变了,而在小学时老师对待学生是温柔呵护,面面俱到,关注比较多,中学教师过多是关注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成绩上,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会有忽略,有部分學习能力弱一点,思想比较敏感的学生就会不适应中学的学习。此时教师应注意学生心理上的转变,当学生面对新的环境都是急需被肯定的,利用这个机会多关注学生,给予适时的鼓励,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

3.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活跃的阶段,反应快,接受新事物快,学习能力强,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思维水平,课堂教学时,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让学生理清楚,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让他说清楚具体原因,让学生清楚地掌握知识间的联系,解决问题为什么这样用,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表达能力也会越来越好。

4.针对中小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差异性,中学老师应当指导他们改变学习方法,比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课上安排时间对预习情况进行反馈,长期坚持做下去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引导学生用一双数学的眼睛看待问题。教师可以提供趣味性强或者具有悬疑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觉数学是这么的有趣,觉得数学真是神奇的东西,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数学的世界,被数学的内容深深地吸引。

总之,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衔接很重要,需要衔接的地方也很多,做好这个衔接最重要的是中小学老师的互相了解,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得以重视,认真分析、研究中小学数学的联系与区别,做到有的放矢,中小学数学教学会很顺利地衔接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雪娇.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衔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赵静.搞好数学教学衔接防止学生学习分化[J].云南教育,2001(16):41-42.

4.刘晓玫.创设情境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J].学科教育,1999(6):19-21.

5.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9.

6.宋冬.谈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4):58.

猜你喜欢
图形中学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圆的方程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