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忠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一座山:让我寻找到了教育前行的力量
新疆有座山,叫天山,它横穿整个新疆,把新疆分成北疆与南疆,也把大山的两侧隔成了两种气候。在新疆送教最有勇气的事就是翻越了那座山。刚开始的时候全是戈壁沙漠、坟墓荒野,当车子慢慢盘山而上时,你发现开始有了绿草,渐渐的几簇小草簇拥而长。翻过山顶,当你睁开眼睛的时候,你发现眼前是一片大草原,忽然间,你察觉自己已置身于冬季。一座山就成就了这么神奇的景象,茫茫戈壁,突然间变成茫茫草原;炎炎夏日,气温骤降;春去秋来、雾起云涌……天山把它们划得那么清晰,一边是沙漠,一边是草原;一边是夏天,而另一边是冬天。这壮美的景象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产生了无比的敬畏之情。
在我们身边其实也有让人尊重和敬畏的力量,那就是对教育规律的守护。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会很快腐烂。”回归教育常识,就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就是对教育规律的守护。
有一天,读到了《做一只蘑菇》的文章,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个精神病人,以为自己是一只蘑菇,于是他每天都撑着一把伞,蹲在房间的墙角里,不吃也不喝,像一只真正的蘑菇一样。
一天,一个心理医生也撑了一把伞,蹲坐在了病人的旁边,病人很奇怪地问:你是谁呀?医生回答:我也是一只蘑菇呀。病人点点头,继续做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病人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可以走来走去啦!病人觉得有道理,就也站起来走走。
又过了一会儿,医生拿出了一个汉堡开始吃,病人又问: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可以吃东西啦。病人觉得很对,于是也开始吃东西。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病人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虽然,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做一只蘑菇,就是设身处地理解。面对那只蘑菇,医生没有说服和教育,更没有批评和指责,而是撑起伞像只蘑菇那样蹲到病人的身边。看似简单的一蹲,其实背后需要多少对病人的理解啊!这个故事或许能带给我们关于教育的不少感悟。
在面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时候,许多老师会不自觉地站在自认为正确的一面告诉学生:你不该怎样怎样。这让我们一下子站到了学生的对立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发现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果蹲下来从一只蘑菇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就会被一些现实所震撼。
“孩子上课好动怎么办?”
表面现象是:孩子很好动,不好学、不成长,让老师不喜欢。孩子是不思进取的,多动症的帽子就这样被扣上了。隐藏的密码是:孩子大脑皮层的叶片没有长好,这东西相当于汽车的刹车片,所以你看我给你们讲座的时候成年人基本就不动了,因为大家的刹车片已经长好了。
所以当你懂得小孩子的成长规律的时候,你的教育就会多些宽容与期待,教育就充满温度!当你蹲下身子,你会理解,以上大多数只能称“多动行为”,而非多动症;你会知道,它是可以通过感统训练改善的,比如跳绳、滑板、吊缆等。这样按照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交替运行的规律,可以刺激孩子的前庭平衡觉,增进自控力。
走进脑科学,让我们惊讶生命的神奇与敬畏,让我们惊讶教育规律的力量足以震撼人心!教育规律像巍峨天山,守护着就是草原花海,走反了就是蛮荒之地!
曾读过一首小诗:“是顽石,孵上千年,也成不了小鸡;是蚂蚁,吃再好的食物,也不能变成大象。小草有小草的生态,大树有大树的追求,只能细心甄别,是否有可取的元素;只能勤查除患,顺应自然生长。并时时留意,不入迷途,也许成玉,也许开花。”多好的诗歌啊,把一个如此复杂的教育问题看得那么诗情,写得那么画意,它告诉我们,那股力量也是规律。
大美新疆,辽阔无疆,大自然包容了这一座座大山,而这一座座大山顺应了大自然,才有了浩瀚神奇!教書育人,春风化雨,教育只有坚守了规律,敬畏了每一个生命,才能前行!
一群人:让我懂得了坚守是职业幸福的追求
新和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中间一片绿地,四周荒芜;中间绿草,四周沙漠。每到三四月,这座小县城几乎会被风沙遮掩……我担心哪天夜里醒来,这座小城就被沙漠吞噬,自己也深埋里边……在新疆送教期间,我参加了两场新教师讲座,参加培训的全部都是汉族教师。他们都是新招聘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一群人投入这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地方,我能体会到他们的不易与坚守。
新和县的教师几乎是没有暑假的,因为每天每所学校都要有五位教师站岗,他们头戴头盔,身穿迷彩服,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要守卫校园。每周五全县的学生都要来学校读书,教师要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送教最后一天傍晚,新和教育局局长来送我们,他穿着迷彩服,还拖着一身疲惫,匆匆忙忙陪我们吃了饭,又匆匆忙忙去值班了。走前他告诉我们:“教育局三天值一次班,一天至少五个人,二十四小时巡逻。”听到、看到这些,想到自己在实验学校是多么幸运。
我也曾经对教师职业厌倦过、反感过,但慢慢地坚定地走着走着,其实路边会出现很美的风景。我曾经在景宁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工作过,那里只有清贫与孤单。三年农村的从教经历,看着这些淳朴的农民,听着善良的故事,萌生最草根的想法就是把孩子教好。
2008年,我成了孩子的父亲,面对班级里的孩子,感觉他们像自己的孩子,真正理解了视如己出的意思。我感觉到孩子做错事时,假如多批评了,他们会伤心,于是我开始更多研究如何引导孩子,渐渐地我发现班主任工作很有学问,也很快乐!
今天,我第一次走进美丽的新疆送教时,看到了一群群援疆干部,他们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看到了一批批尽职教师,他们夜以继日守护孩子。我看着这一群群甘于奉献的人,突然间想到其实坚守是一份职业幸福的源泉……
三年的农村从教经历、父亲这个角色给我的思考、一年级体验给我带来的职业认同、新疆送教给我带来的认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更爱教师这个职业,让我觉得当教师很幸福。
在这一群群人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吃苦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拥有的每一天呢?
北师大教授申继亮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教师职业的两种状态:“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在申继亮教授看来,如今很多教师处于第一种状态中,教师职业被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和忙碌只是源于外在的职业要求,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职称、荣誉等,就很容易逝去价值感;第二种是通过职业体现生命的价值,这类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自我。在他内心,教育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很有意义的事情。那我们应该如何建构自己的职业认同呢?
它没有捷径,我们要学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把平凡的事业做得相对伟大一些,在这过程中你就会不知不觉发现教育事业的价值与意义,你同样会发现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大美新疆,辽阔无疆,她就是一座天堂。而我对她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新疆,我还要去的!那一串串羊肉串、那一盘盘辣子鸡、那一个个香喷喷的馕足以让我魂牵梦萦!新疆,我还要来的, 这一周的送教工作经历在我的人生中写下了难忘的一页。送教一星期,不仅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丰富,也是一次升华,让我更懂得吃苦耐劳、敢于奉献。
《论语》有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栖止方式,会经历不同的喜忧。目睹新疆新和教师的敬业与付出,回想着自己的幸运,学会了吃苦耐劳、坚守岗位。那么,让我们重拾心情,就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周而复始,美丽一生吧!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人最美的栖止方式。
(浙江省丽水市实验学校 3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