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解析

2017-10-25 09:23阴明钢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18期

阴明钢

摘 要:城市高楼以及商场里面电梯的大量应用,为人类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如今电梯的事故也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其中电梯的制动失效问题对人类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且降低了电梯性能的发挥。因此,本文深入剖析制动器失效原因,依照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检验对策,提升电梯的运行安全系数,改善运行效果,维护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电梯制动;失效原因;检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8-0052-01

制动器是电梯的重要制动部件,其在电梯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驱动和牵引主机的关键。经由长期实践探索发现,若制动系统发生故障问题,则将对电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有可能还会危及生命安全。本文首先介绍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剖析制动失效原因,最后探究检验对策。

1 制动器基本工作原理

电梯制动系统通常是依照电梯制动器与控制系统来达成,并且电梯制动器大多为常闭控制器。简而言之,处于通电状态下的制动器,当失电时能够马上制动。常规意义上,当制动器未通电时,由于制动器内存在弹簧,会形成一个压力,則制动闸瓦便严密地附着在动轮之上。待电梯即将启动运行,内部电磁铁通电以后,铁芯独立完成吸拢。经由传动机抗衡弹簧力,使得制动器和制动轮各自脱开,让制动器能够完全释放。

2 工作要求

按照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相关要求,在电梯制动系统性能方面进行了规定。

2.1 制停性能方面

当轿厢装载超出1.25倍的额定重量,且在正常速度状态下运行,若电源失电,那么电梯抱闸要停止曳引机运行。换而言之,一旦电梯处于向下超载运行的状态,那么则要求电梯制动器向曳引轮轴传递的摩擦力矩,要超出轿厢对曳引轮轴传递的力矩大小。

2.2 控制电路方面

抱闸按照两个串联接触器达到控制的目的,一旦接触器触点完全断开,那么制动器便会失电,且铁芯处于分离状态,抱闸抱紧转轴。若一个接触器的触点粘连,依然呈现关闭状态,另外一个触点断开也可以对抱闸动作的进行保证,从而有效提升安全系数。

3 制动失效原因

3.1 制动力不足

电梯实施制动操作时,可能出现失效问题,制动力不足是造成电气制动的根本原因。制动力不足的产生原因主要为:其一,制动器铁芯自身行程不适宜,若真出现这一问题,则会引发铁芯伸缩不完全的现象,同时,在通电环节,电磁力无法满足最大值标准,若再遭受外界电压波动影响,则制动器铁芯板便被收缩,致使抱闸触点出现接合,引发制动失效;其二,转轴和闸瓦内部的摩擦力不足,而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转动轴和闸瓦内部存在油污,这降低了转动轴和闸瓦自身的摩擦系数,减小了制动抱闸力;其三,弹簧压力发生偏差,具体是因为弹簧压力不均匀,导致制动闸瓦内部发生受力不均的现象,磨损较为严重,最终出现制动失效问题;其四,转动部件发生卡阻问题,导致失电条件下的制动器合闸相对缓慢,有些甚至不能进行合闸操作,产生这方面的原因较多,若制动臂销钉所进行的维护不完全,则可能出现抱闸臂异常问题,致使闸瓦块不能压紧转动轴,引发电梯制动失效问题。同时,调节抱闸间隙螺栓若偏紧,则在电梯制动时便可能出现抱闸压力不适宜的问题,导致制动失效。

3.2 系统运行骤然失常

常规条件下,这是引发制动失效的根本原因。经由长期实践探索发现,如果电梯制动器动作,一定要通过两个接触器对电梯抱闸进行有效控制。但大多数情形下,电梯制动失效主要因为接触器采用并联,并非串联。然而,有一点应明确,在具体的工作活动中无法真正防范触点粘连问题,如果稍有不小心,便会出现制动失效问题。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两个接触器相连还极有可能出现制动失效问题,进而对电梯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甚至会引发电梯故障引发人员伤害问题。

3.3 闸瓦和转轴内部的摩擦力不适宜

闸瓦和转轴内部的摩擦力不足的原因很多,可能在转轴和闸瓦中存在油污,或者是由于闸皮出现老化问题。以上问题都会削弱制动抱闸力,导致制动失效。

4 检验对策

4.1 基于制动力进行试验和检验

制动力的检验可以通过实验以及现场检验人员的观察来完成。检验人员进入到机房首先通过观察来确定电梯制动器的抱闸装置是否存在闸皮老化现象或者闸瓦上是否存在油污等问题。通过活动抱闸装置观察是否存在卡阻以及抱闸间隙是否均匀等。在以上问题都确定后,根据电梯相关检验规范,通过电梯空载上行制动以及125%下行制动等试验综合判定电梯制动力是否符合检验要求。此外,在断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盘车等相关试验来检验制动力的大小。

经由观察发现,待切断制动器线圈内部某控制装置触点后,电梯仍旧能够保持运转,相关人员需通过检修模式制动电梯,若电梯启动信号未做出任何响应,则能够判断制动器自身的控制装置一定保持着独立,而这满足电路安全标准。从具体层面而言,在检验制动器时,应依照实验报告检测制动器,再翻阅电气原理图,进而评测出制动器内部是否通过独立、不相关联的电气装置来进行控制。认真观察电梯运行过程两个电气装置的实际状态,究竟是处于释放还是停止状态。基本试验方法是:电梯检修运行,持续按压其中一个制动接触器的主触头,松开检修运行,改变运行方向,如接触器控制良好,电梯应不能启动,用同样方式检查另外一个接触器。

4.2 电气检查

电梯制动抱闸期间,当抱闸处于开合过程时,一般是利用两个独立性质的接触器实现控制,尽管表面看来控制效果非常好,然而实际其中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对于接触器的位置,主要是并联安装,且在电梯运行时,极为容易出现触电粘结的现象,如此便会出现电梯制动失效问题。所以,电气检查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电气设备都会存在问题,导致电梯形成制动故障,由此可见,电气检验十分必要。对电梯电气系统进行检验时,要在电梯运行期间内,通过控制制动器的方式对其中一个接触点实施接触,保证电梯处在运行状态下,并且停止电梯制动,从而进行检修。此外,实际检修时,要将电气向反方向进行移动,若电梯在这一情形下,启动信号毫无反映,那么则证明电梯内的控制装置处于互相独立状态,以此也就对电路安全性进行了保障。

5 结语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电梯使用需求也有所加大,乘梯人数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电梯安全性问题。电梯故障最为突显的便是制动失效问题,这要求相关人员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改进电梯制动,全面防范失效问题的出现,进而达到电梯的稳步运行,维护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蒋益明,曹夏.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解析[J].中国标准化,2017,(2):214.

[2]辜瑾丽.试论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J].装备制造技术,2015,(9):117-119.

[3]肖顺敏,陈文荣.电梯制动失效原因分析及检验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7,(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