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艳丽
《父父子子》这篇现实题材的小说重点讲述了老伴突然去世后,周老师一边独自舔舐受伤的心灵,一边尽心孝顺瘫痪老爹的故事,中间不断追叙陈阿姨过去无微不至照顾与陪伴老爹的情景。小说写父子情,准确地说是三代人三种不同的行孝方式:身心的呵护;物质的满足;作秀式的孝顺。论孝顺,大有一代不如一代之势。小说一方面通过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塑造一个承载传统孝道观念的孝子形象;另一方面,不赞同仅止于物质供养的尽孝方式,对利益驱使下的作秀式孝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一褒一贬、一破一立间,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这篇小说主旨鲜明,语言质朴,人物形象刻画细腻,但由于叙述的不可信以及文本内部意蕴不足,读来会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感。
文本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却不去解决,设置了谜面却不揭示谜底。“虽说老爹实实在在地迈进了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可他担心保不齐哪天就会露出马脚、泄露了天机。那还不直接要了老爹的老命!”这里其实埋了一个伏笔,将读者置于悬念中,让读者多了一份阅读期待,不由自主地思考情节的发展。当谎言被戳破,得知闺女去世真相的老爹能挺得住吗?脑充血会复发吗?周老师将会是何种反应?自责不已、悔恨交加?周老师的儿子又会如何?按照这样的叙述逻辑,接下来文本的叙述重点就是回答以上问题。然而,遗憾的是,故事的走向并没有回应读者期待,没有任何情节的转折,也没有欧·亨利式的结尾,故事戛然而止了,这不符合逻辑的叙述值得商榷。
小说还有一个关键细节的叙述不合情理。主人公编了一个经不起推敲却始终未被识破的谎言。在医院醒来的老爹寻找已然去世的闺女,周老师怕病中的老爹伤心过度,就精心编织了一个谎言,“骗”老爹说闺女去美国带重孙了,春节才回来。这个善意的谎言符合情理吗?陈阿姨平时特别孝顺,在照顾老爹上,比周老师这个亲儿子还要细心、贴心,在哄、劝、逗老爹方面,也更有经验。以这样深厚的感情基础,闺女根本不可能在他住院昏迷期间就去美国的,重孙也不是刚出生,以前不去带,非得在这个最不合适的节点去?这个谎言实在经不起推敲。问题的关键在于,虽然周老师“努力伪饰着老伴依然健在的情境和气息”,老爹真的不能识破这个不合情理的谎言?按照前面的叙述,出院后的老爹“口不能言、足不能行,头脑却还不糊涂”,看到痒痒挠就想起闺女,“在胖子的煽动下微微点头”,能听到周老师都没听见的手机铃声,还能“美美地听戏”,以老爹对闺女的在乎程度来看,通电话时的老爹怎么会“啥也没听见”?意识清醒的老爹完全具备发现识破这拙劣谎言的能力。可以看出,为了完成先行预设的故事走向,作者不顾人物自身发展的逻辑,强行让老爹继续活在谎言中。不得不说,这自相矛盾的叙述注定难以令人信服。
在主旨思想的表达上,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小说超过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在描写“两个小老人领着一个老老人玩”的三口之家。一个“玩”字就点明了周老师、陈阿姨不仅在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上尽心竭力,更注重情感沟通和精神慰藉。他们奉行“善事父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传统孝道,在敬亲、奉养、侍疾等方面无可挑剔,从编食谱、挠痒痒、编织善意的谎言、推轮椅遛弯儿、逛广场看戏、听收音机、买菜、喂食汤包,哄、劝、逗老爹等点滴琐事都可以看出来。中间插叙了儿子想接周老师和老爹去美国,因为“各方面条件都好一些”,这也是当下不少年轻人的认识误区,比起物质上的满足,孤独无处排解的老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儿子的行孝观念付诸行动,这也反映了随着时空距离的加大,传统的尽孝观念和行孝模式已经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小说继而又集中描写了在商家的主导和煽动下,乳臭未干的孩子们为父母洗脚时“哭得汹涌”“吼得煽情”的“感人”场面。几种行孝方式的对比意味明显,小说表达的思想一目了然。但因为事件仅仅作为作者表达观念的道具而存在,未能有机融合,文本特别像是把一个感人的孝子故事与一个社会热点事件简单拼接起来的,由于拼接过于粗糙和赤裸裸了,给人一种硬碰硬的感觉,二者没有产生爆炸式的化学反应。
小说直指当下孝亲敬老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孝道在于日常生活的照顾和精神的陪伴。这观点固然没错,可是,是与非、好与坏、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审判有任何文学价值吗?作家不是理论家,更不是道德家,必须要有个人独立的判断。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发现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其精神内核是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复杂性和可能性的探寻。《父父子子》热衷于描摹大众化的经验和对生活的复述,却不探究社会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对心灵探索的力度较为薄弱。
众所周知,好的小说让人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父父子子》的故事比较简单,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因为情感细腻真实,我们还是跟着故事的推进慢慢走向一个略显急躁和突兀的结尾。更可怕的是,故事结束的时候,小说也跟着死亡了。作者用了太多的笔墨去讲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却忽视了小说更为根本的艺术属性,没有在故事里注入更多的审美性。从小说写作的技术范畴来看,就是没有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以实写实,对现实题材的处理不够艺术化,文本内部空间意蕴不足,可阐释空间有限,读者无法从中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热点都能在小说中找到回应。如何使现实艺术化,如何选择更有意味的形式,使小说获得更多的阐释空间,这是对作家才情和技术的双重考验。
好的作品既要下接地气,又要上接天气。这标准放在短篇小说上,同样适用。毫不客气地说,在当下数量庞大的短篇小说中,这篇接地气却缺乏更多阐释空间的小说恐怕只能“仿佛水消失在水中”。袁毅是我省青年作家,在其公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短篇小说中,质量較高的当属《弹弓》《瞎叔的戏台》《那就算了吧》。期待他日臻成熟的创作。
责任编辑 张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