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湘云
每当夏季来临,一杯消暑解渴的酸奶摆在面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一位拄着拐杖、手里拎着两瓶酸奶的老人。他就是我的老师洛桑曲扎,他还有一个汉名叫康刚明,我更习惯称他为康老师。在我结识的许多藏族朋友和老师中,他是我最难忘怀的一位。
1924年,年仅16岁的康老师为了学习佛经,只身前往拉萨。由于学习中遇到阻碍,不得已只能出藏到印度寻访求学。1942年,他第二次进藏,经人引荐,在国立拉萨小学任教。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师母格桑,并且结了婚。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西藏地方政府制造驱汉事件,康老师被强制送往印度,师母格桑则在由南线返回巴塘的路上不幸去世。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康老师坚信共产党是深受人民爱戴和拥护的政党。1950年7月,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到成都找到了西南民族事务委员会要求工作。十多年间,他先后在重庆公安学校藏干班和四川大学中文系藏文字典小组工作。直到1962年,组织安排他去西藏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康老师第三次进藏回到了拉萨。此后的几年里,他跑遍了西藏的许多地方,为文物写说明、制作文字资料卡,对文物进行考据和鉴定等。文化大革命中康老师受到冲击。1979年,自治区文化局为这位71岁的老人落实了政策,涨了两级工资,并安排他退休。
至今回想起来,康老师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对工作认真的态度都会让我感佩不已,与康老师相处的几年间更是使我受益良多。
康老师退休后一直生活在拉萨,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为了学习藏族历史文化知识,我拜他为师,康老师也乐意接受。后来,我便常常带着各种弄不清楚的问题到康老师家去请教。
那是一间不到7平方米的房屋,靠窗的位置隔着小藏桌铺着两张卡垫,靠窗的藏式柜上没有像大多数藏族家里一样供奉着佛像,而是堆满了书籍。谈起学问,康老师总是说:“不要先问我,要谈谈你自己的认识。”在解答问题的时候,他也不轻易用汉语而多用藏语(虽然他能说很流利的汉语),目的是逼我动脑筋,锻炼我的藏语表达能力和听辨力。这让我常常感到尴尬和困难。康老师说:“乐鼓不经过敲击,怎能知道音质好坏?学者不经过考问,怎么知道学问深浅?”也的确是这样,我每次从康老师那里回来,都有收获的喜悦,到感到精神特别充实。
康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不能老是在家里讲,我要带你们到实地去看看。”在气候适宜的时候,我们会沿拉萨河谷,实地考察吐蕃王朝的遗存。每次考察,我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是没有交通工具,靠著双脚走一天下来,我都觉得很累了,何况年迈的老师呢!就这样,老师带着我们两三个志同道合的同志,走了拉萨市很多他认为有历史价值的地方,这使我十分感动。
几十年的高原生活,我不仅习惯而且喜欢上了藏族同胞的饮食。康老师说:“这一定会给你的工作带来方便,就像拆除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一堵墙。有这堵墙是两家,拆了这堵墙就是一家了。”所以,每到夏天,康老师隔三差五地总要送来两瓶酸奶,并且进门就说:“这可不是街上买的,是阿妈亲自为你做的,你要是不吃,就自己送回去。”
老师看着我吃酸奶的样子很开心,会跟我滔滔不绝地讲酸奶的好处,就像一个慈祥的父亲叮嘱女儿。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