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
对于一座具有发展欲望的城市来说,创新必须倚重高等教育。而一所好的大学,也应该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科技创新支撑,正如华南理大学工之于广州市。从广州市到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科技岗位上,遍布华南理工学子的身影。
在廣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活动中,《南风窗》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王迎军于2011年12月担任校长,她也是土生土长的华南理工人—本硕博均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
Q& A
N-南风窗W-王迎军
根植广东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N:首先祝贺华南理工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请问王校长,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有着什么样的建设基础和发展目标?
W:华南理工大学进入国家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同时,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等4个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国家对华南理工大学办学水平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根植在广东这片热土,学校的发展与国家同向同行,与广东的发展相互支撑。在华南理工大学,拥有一大批杰出的企业家校友群体;拥有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连续发表论文,以及创新创业成果突出的本科、硕士、博士学生群体,还有蜚声海内外的学科领军人才队伍、成果累累的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等,对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都是一流大学特征的有力体现,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
为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发展之路,华南理工大学针对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同时又大胆创新的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了在若干年内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这一建设方案和建设目标获得全校师生的高度共识。
N: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地方的支持,同时地方的建设更需要倚重大学。华南理工是如何服务于广州的创新发展的?
W:华南理工大学是建国初期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在65年的发展历程中,华南理工与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始终保持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华南理工的学科布局始终与区域的支柱产业、创新产业紧密结合。这一点即使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作为一所高校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融合得如此紧密,也很难找出更典型的案例。
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见长,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坚持综合性的学科布局,但理工科一直是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学校工科的发展,一直与华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市的经济发展紧密融合。坐落广州的华南理工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理工见长的一流大学;广州一直是华南理工服务社会、成果转化最主要的区域,市校合作深度和广度居全国高校之首。华南理工将着力发挥人才高地和蓄水池作用,积极面向世界学术前沿研究的同时,不断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引领支撑广州相关战略。总体来说,广州建设国际创新城市为华南理工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动力,华南理工的一流大学建设也为广州未来发展、提升广州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国际校区要为国家培养人才
N:去年,华南理工大学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校区的构想并于今年实施,国际校区的建设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此外,华南理工目前的校区均位于广州,相比之下,很多其他的学校都计划在异地办学,您怎么看待这样的布局?
W:建设广州国际校区是华南理工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而做出的决定。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也很希望华南理工去当地办学,但是我们始终坚持,华南理工办学发展必须“向高处走”,而不能“往平了摊”。所以除了大学城校区,学校一直没有再建设新校区、更没有选择异地办学。虽然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研究型理工科大学的需求非常迫切,但我们认为,工科的发展有特殊性,到异地去办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工科的学科交叉性强,对科研机构和平台各个学科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华南理工现在有2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国家智库和162个部省级科研机构,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经过这么多年“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国家、地方、学校为这些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这些平台都很有特色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学校异地办新校区,这些平台将很难发挥作用,更不可能重复去建设。华工建新的校区,是为了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不是为了扩大规模。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华南理工最终决定在广州市建设国际校区。国际校区将和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合作办学,目标是将其建成一所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校区。这样的一个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得到了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提出要求,希望华南理工广州国际校区的模式能够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建设中起到示范性作用,包括国际合作办学,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支撑引领的示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
广州国际校区在学科设置和建设上坚持以下三点:第一是世界一流,第二是重大需求,第三是华工特色。
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正在围绕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等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全力以赴地进行国际校区筹建工作。目前,已引进一批以国外大师为主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已和多所国际著名高校共同建立起包括先进材料、大数据、生命生物、高端装备和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5个国际化的一流科研教学团队,研究方向均处于各领域国际前沿。endprint
N:广州国际校区是国内办学模式的一个创举,未来它的建设将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在国际校区的创新人才培养和广州未来发展的结合上,您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W:建设广州国际校区是中国高等教育又一次新的探索,教育部给予了华南理工很大的探索空间。包括专业与学位点设置、招生名额,以及国际化合作的模式等方面,教育部都给予华南理工全力的政策配套。
广州国际校区专业布局方面主要集中于国家经济发展中重大需求的、国际前沿的学科领域。实际上,要实现“以我为主,国际协同”的办学方式,还存在很多壁垒需要打破,很多体制需要改革创新。我们现在需要去大胆地探索,但最起码的一点,主动权要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广州国际校区不管如何改革、如何探索,我们都坚持一个原则—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振兴培养又红又专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
产学研合作到协同创新
N: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重点大学,华南理工的发展思路很明确,通过产学研合作成就知名品牌的故事数不胜数,近年来,学校仍在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
W:华南理工的办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产学研合作的历史。从建校开始,华南理工的人才培养就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进行的。所以,1977年恢复高考后,华南理工一个班里培养出了“彩电三巨头”。实际上这个班走出来的企业家还不止这三个人,其他的电器行业也都有华工人缔造的品牌,如格力、德生等。在珠三角地区,很多大型企业中华南理工人都是企业中坚力量和高层技术主管。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外设立了五百多个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很多基地就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大型支柱产业里面。学生进校第二个学期就可以去这些实习基地去学习。仅仅用“产学研合作”其实已经不能全面描述当前这种育人模式了,发展到今天,我们说的更多的是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其中,政府参与进来了,还有包括风投、咨询机构等都参与其中,这是一个多赢和共同发展的局面,当然更是给人才培养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华南理工涌现一批又一批的杰出校友。比如有米科技的创始人陈第,他在本科期间就组建了创业团队,毕业以后公司就在新三板挂牌了,他本人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华南理工大学每年都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的优秀学子代表。例如学校的生命科学创新班,创办七年来,该创新班已经有89位学生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上最权威的刊物上先后发表了71篇文章,这也是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结果。这种人才培养也被国际同行热议,Nature杂志专文讨论这一“华工现象”,誉之为人才培养的“华工模式”。
医工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
N:华南理工正在积极发展医学学科,提出要发展独特的医工结合模式,想请您就此谈谈医学院建立的原因和目前的发展情况。
W:华南理工大学的医学院是2014年9月成立的。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两家直属附属医院,一是原广东省人民医院,二是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在正与天河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第三所直属附属医院。现代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与工科的紧密结合。比如说,精准治疗、精准诊断,都需要非常先进的科学技术、仪器设备,以及大数据分析,还有更加数字化的治疗操作方法等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能解决一些光靠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前段时间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来访,据他们介绍,南加州大学的医学院和工程学院最近也在积极地探讨医工结合的发展模式。
医学院的建设,对华南理工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意义重大,对附属医院的水平提升也有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利用强大的理工科基础,对这三家医院发展给予全力的支撑,让广州市民得到更先进、更現代的医疗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