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兴伟业的和平钥匙

2017-10-25 21:55辜学武
南风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国外交和平

辜学武

外交是中国过去5年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说,过去5年,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外交往往是内政的延续,内政则是外交永恒的基石。中国的外交,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迅速来临,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和内涵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的一条。可以说,为“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保驾护航,确保“中国强起来”飞跃的成功,应是中国外交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主要任务。如何完成这个任务,是对中国外交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

全球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地区热点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大国博弈的白热化,这些都是中国外交不可回避的问题。不仅不能回避,世界各国可能都还殷切期待着中国贡献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没有理由怀疑中国会成功克服这些外部挑战,但也没有理由相信克服这些挑战的道路会是一马平川。

正如习近平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同样的,中国外交的艰巨任务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有一种定力,处事不乱,遇事不慌,不随风起舞,不随波逐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博弈中勇于搏斗,善于平衡,行思缜密,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和平”是一把钥匙

从逻辑上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中国外交的新使命必然是一个和平的使命。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必然也必须是以构建区域和平和世界和平为基调的外交政策。

这个“和平使命”从习近平下面这段讲话中呼之欲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正确义利观,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短短一段话,三次提到“和平”二字。这绝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使命要求的必然。明显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执政党一直在呕心沥血地谋划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求得内政和外交两个大局的最大公约数。

一方面,中国要“复兴”,另一方面要减轻和避免中国崛起的地缘政治动荡,赢得世界人民包括守成大国乃至自己战略对手的认同。习近平和他的同事们在“和平”这两个字上找到了一把钥匙,一把统筹兼顾“中国复兴伟业”与“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钥匙。这意味着“和平”将仍然是中国未来外交的基调。而“特色大国外交”、“新型国际关系” 和“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呈现这个基调的三个互为交响的主旋律。

结伴而不结盟

“特色大国外交”的这个“特色”在哪里?习近平的回答是:“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事实上,中国外交的大国主要对手都还深深地迷恋着传统的结盟外交。就在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给两千多名十九大代表作报告时,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大谈他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信誓旦旦要开启一个对付中国的美印百年“政治同盟”。

而这种冷战的结盟对抗思维正是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所唾弃的东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也曾对中国是否应该回归结盟外交战略进行过激辩。主张结盟者认为,中国应针锋相对,以毒攻毒,通过与其他国家结盟来对付美国,挫败它利用军事同盟体制对中国进行战略围堵和军事牵制。这种观点认为,北京只有与其他国家结盟才可以有效缓解美国同盟体系对中国的军事压力和战略围剿。

但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冷战老路中国不会走。恰恰相反,中国要“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靠对话,而不是靠结盟来解决争端。事实上,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不搞军事同盟首先体现出了她对自己有能力捍卫自己安全的绝对自信,也展现出北京要开创出一条大国外交新路子的决心。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结伴而不结盟”实际上是把美国和它的盟友们在战略思维和安全哲学方面“晾”在了上个世纪的冷战时代,无形中使美国的军事同盟体制给人留下一种凄凉的、过时的、日落西山的感觉。“结伴而不结盟”是对冷战思维的否定,是对“特色大国外交”的积极尝试。

新型国际关系

“新型国际关系”作为中国外交未来的另外一个主旋律会集中体现在北京致力于国际关系更加民主化的努力上。习近平告诉世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何为“國际关系民主化”?它的核心是彻底否定强权政治和大国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它是对等级体系国家关系的否定,也是对小国多边协商、小国多元参与的肯定。习惯了指手画脚的美国可能会对一个更加“民主化”的新型国际关系体系非常不适应,有时还会任性发脾气,做出一些不理性的事情来。前不久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endprint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直接后果当然是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的非西方化。虽然北美和欧洲的许多有识之士非常欢迎这种变化,但许多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对此还是耿耿于怀的。所以,设陷阱、使绊子、扔石头乃至公开的对着干都会发生,这一点,恐怕中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在这一进程中,无数的困难和险阻在等待着中国。这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重任也不是只能靠“敲锣打鼓”来完成的。但十九大报告说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相信中国外交推动“新型国际关系”建设的大业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同时与“特色大国外交”和“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成中国外交未来交响乐的又一主旋律。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推进在十九大后会更加清晰和明朗,这会加速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是催化剂,这是中国向世界伸出的命运共同体橄榄枝。

各國想不想接招,如何接招,这是包括美国、俄国、欧洲德法英各国和欧盟以及日本和印度都得回答的问题。“一带一路”是战后第一个由中国触发的大规模的国际政治动态流程,也是中国在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赢得重建政治规则的主导权,如果互动良性向前推进,继世界政治的欧洲世纪和美国世纪之后,太平洋世纪会迅速来临。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由东向西延伸和推进正面临着两个重大的课题。一是加强协调,尤其是对带路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避免出现一些失误;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尤其是沿线国家真正能同中国合作的人才。

所以,为了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中国可能还需要花大力气培育全球“一带一路”人才。不仅要大力培育通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国人才,也要大力培育通晓中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通过他们的良性互动来保持“一带一路”合作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确实让“一带一路”把中国和所有参与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早日形成“命运共同体”。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国外交和平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博弈·和平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期盼和平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