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燕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北京 102208)
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分析
宋春燕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北京 102208)
目的探究对采用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心电图以及动态心电图两种诊断方式进行诊断,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记录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结果检出率。结果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果显示,收治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结果显示,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均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一致性较高。结论将动态心电图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方式,其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作为主要临床诊断方式进行使用,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动态心电图;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叫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MI),是指确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缺乏胸痛或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观症状[1]。一般来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下颌骨疼痛、呼吸急促、具有较强疲劳感等症状。由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发病较为隐蔽,所以在临床上需要采用有效的诊断方式,才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2]。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动态心电图检测进行对比,探究了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心肌缺血症状。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1±4.4)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及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记录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记录为实验组。
常规心电图检测方法中,首先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全身处于放松状态,在检查时保证周围环境相对安静,避免对患者造成惊吓导致心电图波动的状况。采用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对患者的心电状况进行检测。
动态心电图检测法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对患者进行24 h心电动态检测,检测完毕后,采用计算机对检测结果进行后期处理,转化为心电图成像,再由专业医疗人员对检测结果中存在误差的部分进行删除或修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在临床上对患者的症状变化进行记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果显示,收治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结果显示,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均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测,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一致性较高。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式诊断准确性比较 [%(n1/n2)]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的常见病症,心肌细胞在缺血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心绞痛发作[3]。而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病较为隐蔽,所以在诊断时,应当采用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就目前来说,临床上常用且最为有效的方式为冠状动脉造影,但这种诊断方式需要对患者造成创伤,并且其诊断成本较高,具有较多的禁忌症[4]。本次研究中选择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诊断,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果显示,收治60例患者中有48例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结果显示,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均低于动态心电图检测,动态心电图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一致性较高。
将动态心电图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方式,其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作为主要临床诊断方式进行使用,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1] 杨小花.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4):613-614.
[2] 黄立萍,王 楠,董颖雪,等.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及伴发心律失常检测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1):829-832.
[3] 冯雅君.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7):64-65.
[4] 黄 晶,李淑美,段文元,等.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5,37(3):388-389.
R541.4
B
ISSN.2095-8242.2017.47.9197.01
本文编辑:王 琦
宋春燕(1972-),女,北京人,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电图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