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水平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周水平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湖北 黄冈 438000)
目的研究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对两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4%,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治疗以用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效果较为显著,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借鉴与推广。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效果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全身性的一种骨病,老年群体是高发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量减少以及骨质微结构退变[1],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对本次分析的6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结果开展报道。
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背酸痛等现象,且实际骨量值(BMD)标准差显示为2.5,也就是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将长期卧床引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妊娠期、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排除,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划分,每组患者31例,参照组中女性患者例数为14例,男性患者例数为17例,年龄选取在57~73岁之间,中位年龄(62.54±5.87)岁,病程选取在1~10年,中位病程(5.21±0.35)年;实验组中女性患者例数为15例,男性患者例数为16例,年龄选取在55~74岁之间,中位年龄(61.56±4.57)岁,病程选取在2~11年,中位病程(5.54±0.24)年。利用统计学分析两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基础资料P>0.05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存在意义。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药物治疗,依据患者身体情况疾病情况来实施药物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1)性激素替代疗法,依据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情况选择每天60 mg雷诺惜芬或每天1.25 mg替勃龙或者每天5~10 mg甲睾酮;(2)鲑鱼降钙素治疗,通过鼻内给药措施每次予以2000 IU鲑鱼降钙素,间隔一天给药一次。(3)促钙吸收剂,每天两次给予罗盖全,每次0.25 μg,每天600 mg钙尔奇D;(4)对症治疗,依据患者不同情况每天予以0.2 g塞来昔布药物或者12小时给予0.1 g曲马多缓释胶囊。(5)微刨技术,对于发生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微刨技术,经椎弓根骨、椎体将骨水泥填充到椎体内,恢复椎体的自身高度以及强度,对骨折进行稳定,缓解患者疼痛。根据患者基本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如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或者经皮椎体成形术。
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骨痛等临床症状均消失,BMD值增加程度超过2.5%判定为显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骨痛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BMD值增加程度超过2.5%判定为有效;患者经对症治疗之后骨痛等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甚至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n,%)
骨质疏松症是因骨组织微细结构衰退、骨量低引发的疾病,骨质疏松症包括两种类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激素与人体骨质代谢、重建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雌激素对破骨细胞、降钙素、甲状腺旁腺激素等进行抑制,可在成骨细胞上进行直接作用,提升人体骨量。因能够在成骨细胞上直接进行作用,可保持骨形成以及吸收[2]。临床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中主要应用激素类药物,雷诺昔芬可对雌激素的靶器官进行选择性作用,活性维生素D能够对钙代谢进行激活,维持钙平衡以及加速骨转换[3],二磷酸盐能够可提升BMD,降低骨转换。
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对比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64%显著更高,差异显著,统计学显示分析意义(P<0.05)。
综合以上结论,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治疗中采取综合治疗方式相比较于常规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升骨量,值得应用。
[1] 汪 清,王 原.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与护理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20):3151-3152.
[2] 赵志荣,李宪成.老年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内分泌综合治疗48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39-41.
[3] 石 莉.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87-188.
R580
B
ISSN.2095-8242.2017.47.9189.01
本文编辑: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