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汉,左 军,徐树梅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评估
张文汉,左 军,徐树梅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37)与常规组(n=37),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研究组冠脉再通率、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出血率、心绞痛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突出,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则会严重影响到患者预后,更甚至死亡,是因为冠脉内发生血栓,血管不通畅,血流量中断或减少,而使得心肌缺血、缺氧、坏死[1]。此病的病情较为严重,部分医院由于没有良好的治疗条件,静脉溶栓治疗就成为了某些医院的主要治疗方法,能快速缓解梗死的动脉,使心肌重新获得血供,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伤亡。灌注治疗急性心梗,静脉溶栓则是再灌注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重组人尿激酶原为新型溶栓剂,具有较强的溶栓作用,选择性蛋白纤维,梗死血栓再通的效果,备受临床好评[2]。此次研究,特此以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的效果。
选取2016年03月~2017年0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参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予以确定,即连续发作>30 min,血压低于180/110 mmHg,肢体导联最低0.1 mV,胸前导联最低0.2 mV;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近期有出血、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有溶栓禁忌症、内脏手术、主动脉夹层、出血倾向以及其他各种血液疾病者。
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37例。研究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2.5±6.1)岁;常规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2.1±5.8)岁。两组基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采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具体为:取生理盐水10 mL,与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相溶,充分混匀之后,经静脉推注,在30 min之内完成,而后在选择30 mg重组人尿激酶原,与生理盐水90 mL相溶,经静脉推注,在30 min之内完成。常规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具体为:取生理盐水100 mL,与150万U的尿激酶相溶,在30 min之内完成静滴。
在开始溶栓之前,为所有患者服用300 mg波立维、拜阿司匹林以及40 mg的立普妥等药物,进行负荷治疗。结束溶栓之后的3~6 h内,留意APTT,待其恢复正常值的1.5~2.0倍时,静注肝素,每小时保持在500~750 u,APTT需低于1.5~2.0倍,静滴时间>2 d。
溶栓治疗后3 h后,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患者冠脉再通情况以及动脉狭窄程度,记录两组出血率以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按照TIMI分级标准,判断冠脉再通情况,达到2级则视为血管再通,达到3级则视为完全再通。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冠脉造影结果提示,研究组冠脉再通率、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 [n(%)]
关于出血情况:治疗过程中两组并未出现重度出血情况以及脑部出血情况,研究组中有5例(13.51%)患者轻度出血,其中2例泌尿系统出血、3例消化系统出血;常规组中有12例(32.43%)患者轻度出血,其中5例泌尿系统出血、4化系统出血、3例皮肤黏膜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15,P<0.05)。
关于心脏事件:研究组有2例心绞痛(5.41%),常规组有9例心绞痛(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28,P<0.05)。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诸多的诱发因素,病情发展快,死亡率较高。有研究认为粥样斑块易损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再灌注时间、冠脉缺血程度决定着心肌梗死范围,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尽早行冠脉再通,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使心肌灌注得到恢复[3]。介入治疗是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冠脉再灌注是介入治疗的最可靠的手段,具有突出的效果,备受临床认可。但部分医院因为治疗条件的限制,故采用静脉溶栓,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静脉溶栓可以快速缓解梗死动脉,改善心功能以及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4]。链激酶与尿激酶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溶栓剂,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具备良好的纤维蛋白选择性,以活化纤溶酶原,达到溶栓治疗的目的,血管因为血栓堵塞,引起缺氧,使栓塞前部的血管表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消除血块,增高Y/E后片段水平,让尿激酶原转变成为溶解血栓的尿激酶,以实现溶栓的目的。
此次研究结果,证实了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完全再通率,且出血率、心绞痛等事件的发生率也比较低,说明此治疗方案,疗效突出,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1] 姜琪华.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08:954-955.
[2] 张红文.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9:134-135.
[3] 赵晓丽.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100例临床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6,08:113-115.
[4] 高清良,柳建芳.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安全性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170-171.
R542.2
B
ISSN.2095-8242.2017.47.9158.02
本文编辑:刘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