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2017-10-24 07:10黄瑛
未来英才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数学策略

黄瑛

摘要:初中的数学相对于小学的数学而言,它的逻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變化,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挑战性是比较大的,而课堂提问是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它的和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在现在的应试教学方式的潜移默化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问题也随着出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教学品质成为我们现在思考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问题设置过易或过难。数学问题的设置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既不能设置的过难,又不能设置的过易。当比较容易的问题呈现在课堂上的时候,同学们会觉得本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从心理上产生懈怠,而当真正做题的时候,同学们又会觉得问题很难,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落差。当问题设置的较为困难的时候,同学们冥思苦想,运用所学知识以及各种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却难以解答甚至无从下手的时候,学生会受到打击,有严重失落感,对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热情渐渐降低。

2、提问对象过于单一。当教师设置好一个问题,教师更愿意让那些在课堂上善于表达的学生来回答,而这部分学生又经常由学习成绩优异和调皮捣蛋的学生构成,于是处于班级中间地位的学生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长此以往,对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提高成为严重阻碍,而且善于表达的学生占班级总数少,被遗忘的学生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3、问题表述不清致使学生无从回答。数学问题比较灵活,教师提出的问题措辞明确、表达清楚,才能使学生理解题意,以积极思考。当学生在进行比较难的数学运算时,有的教师给予学生的提问不具体,仅仅局限在“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同学们应该如何继续下面的回答”之类的提问上,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基本不起作用。

4、过于注重问题的答案而忽视获取答案的过程。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谁获取了问题的最终答案也即是掌握了主动权,数学老师也往往会看问题说话,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时,教师就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进行讲解,至于学生获取答案的过程,教师往往不求甚解。这会使得很多学生的数学思维断开,跟不上教师的节奏。

5、留给学生过少的思考时间又急于让学生回答。数学的逻辑思维性较强,想要真正的解决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深思熟虑,数学老师在没有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就让学生回答问题,思维性较强的学生可能已经得出答案,也不尽其然是正确的,而那些反应慢的学生也不得不终止其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对课堂提问的兴趣。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

1、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对于初中数学老师来说,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以及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设置恰如其分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能力而把握深度和难易。比如,我曾见过一位老师因为没有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深度而让在前半节课中表现很优秀的学生愁容满面。主要的原因在于课堂学习的内容为一元一次方程,而这位教师给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引入了两个未知数,同学们思考了好久没有想出答案,后来在另一位老师的建议下,这为老师重新设置了提问,问题才得到解决。

2、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个别差异。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要考虑到全班学生,同时又要注重个别差异。在中学时期,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已经初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提出问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层次,不同的难度问题让适合的学生来回答,尊重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比如,有位教师提出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难的问题,而请一位学习能力稍弱点的学生起来回答,在人的意料之中,这为学生并没有回答出来,老师就小声地说了句早就知道你回答不上来,这位学生听到后脸胀得通红。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提问的时候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问题,尊重学生。

3、问题力求清晰准确。初中数学涉及的知识已经比较深奥,在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力求问题清晰准确。只有问题清晰明确,学生才能明白老师的意思,在众多知识点中搜索有用信息,进行下一步的思考。而模糊的问题会使学生不知所措,从而对课堂提问失去兴趣,影响正常的学习。例如:在讲解“三角形边的性质时”,最后总结三角形边的性质,可以这样来提问“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个问题交代的非常清楚,学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本质,拓宽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

4、设置的问题要倾向于获取答案的过程。数学的本质在于求实、求真,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这样的提问上,因为,即使一部分学生回答出了正确的答案,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怎么得出的,如果说把这道题重新组织一下,换一种问法,可能有的学生就不知道答案了,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提问学生“你的解题过程是什么呢”“请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比如,我记得的一个这样的教学片段。师:如何解方程3x-3=- 6(x-1)?生:老师,我不用算就知道答案,x=1!师:你回答的对。之后,这为教师就开始了他的讲解。很明显,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只是关注这个问题的答案,他并没有向学生提出“你是如何用不需要计算的方法而得出这个答案的呢”或者“请说一下你的解题思路”之类的问题。

5、力求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思考。那么到底留出多长时间才合适呢?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停留的时间可稍短些;对于稍难点的问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反应能力,停留的时间可稍长些;对于比较重要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再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再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再指定学生补充和评价。

三、结语

问题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掌握相应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针对现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现状,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效的提问教学,为提高数学质量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飞跃.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01):84-85.

[2] 薛莺.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2):54-55+57.

[3] 朱烨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4] 王天俐.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技展望,2016,(31):18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初中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