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花鼓戏 一招一式有新意

2017-10-24 05:15
科学之友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万荣花鼓曲调

花鼓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形式,根据产生的地域和时间的不同,可分为许多流派,南景花鼓即系众多流派之一,它经过世代艺人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无论在表演形式、动作设计还是曲谱的润色、着装的艺术上,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动作优美 富有表现力

万荣花鼓的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既有美感又富于表现力。其动作健美有力,如虎之威风、如猿之敏捷。比如“蹲裆骑马”这个动作,打鼓的演员以马步形式半蹲着,两脚踩着节拍前后移动,同时身体上下颠簸,头部自然晃动,执槌的双手前撮后勾,下撇上挑,极为精彩,将劳动人民庆丰收的那种激动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惟妙惟肖。

曲调丰富 主题鲜明

万荣花鼓的曲调,有的柔和平缓,有的明快刚烈,有的抑扬顿挫、刚柔相济。演奏者常常根据表演的形式、演出的时间长短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选用不同的曲谱。

以鼓为中心 重舞不重唱

花鼓是一种集鼓、锣、舞蹈、演唱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其中鼓的作用十分突出。首先,鼓是花鼓艺术的轴心乐器,它的演奏难度较大,技巧性极强;其次,鼓在演奏中还兼有统领全局的作用。无论是曲调的转换,还是队形的变化;无论是演出的开始,还是表演的终结,都以鼓为中心展开和进行。

交相呼应 效果突出

在欣赏万荣花鼓时能明显感受到:大锣的弱拍和后半拍起用的较多,这样造成节奏的起伏变化大,既能产生听觉的艺术效果,又能表现人民生活的艰辛。花鼓的乐器全都是打击乐。它的音高一定,乐句的变化只有通过改变节拍的组合关系加以实施和完成。大锣的音高亢有力,通过弱起与小锣进行配合,使得曲调跌宕起伏,悦耳动听,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另外,大锣和小锣的呼应效果十分突出。这种效果既能渲染气氛,又能表现人民群众勤劳勇敢的性格。

表演技艺精湛

万荣花鼓造型多样,套路丰富,技艺高超,突出代表了晋南花鼓的表演特征。既能在舞臺上表演,又能在广场上表演。既能单人表演,又能群体表演。表演时鼓可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乃至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者达八面,并表现各种人物形象及精湛的技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程》对万荣花鼓专门做了论述:“花鼓舞在北方一些地区也广为流传,但多是重舞不重唱,讲究技艺求精……如山西晋南万荣花鼓,艺人轻松地敲打身上的七面小鼓,作各种精彩表演。”

群众基础广泛

在万荣县,大小村庄都有花鼓团队;大的村庄竟有几个,每年春节和元宵时互相竞赛,评出优胜者。每个村庄都有一大批花鼓爱好者,多名打鼓能手,而且不分男女老少。旧社会,妇女倍受岐视,不能抛头露面,唯独女娃能参加打花鼓活动扮演角色。

地方特色浓郁

传统的万荣花鼓是老汉打鼓,姑娘打锣,有的还有摇拨浪鼓的丑角,服饰均是当地传统戏剧人物装扮。比如老汉的装扮就是“打渔杀家”中老汉的衣着。具有黄土高原粗狂奔放的民间原生态特征。

万荣花鼓各地风格各有不同,形成不同的地域流派,如西南乡节奏紧凑,动作跳跃;东南乡节奏缓慢,动作诙谐;北乡则是以稳健庄重著称。南景村的田金川拿手戏是高鼓;北牛池的解保林、解清林兄两人以低鼓见长;南景村王企仁以打多鼓受人欢迎;还有芦邑村已经作古的畅春娃,则以头顶油灯打鼓而灯不灭闻名遐迩。

万荣花鼓这种轰动性极强的广场音乐舞蹈,不仅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史料和文化价值。

历史研究活化石

万荣花鼓历史悠久,与民俗活动紧密联系,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和民间习俗,对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千年文化见证

万荣花鼓是民间群众性文化活动,是黄河文化代表之一。它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理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史的见证,对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学术研究价值高

万荣花鼓多是在祈年、祭祖、庙会、迎神、赛会中表演,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称赞。由于艺人们不断从地方戏、杂技、武术、器乐、民歌中广收博采,使原有形式内容更为丰富,技艺上精益求精。花鼓艺术在发展中也包含了其他艺术门类元素,所以它在戏曲音乐、历史、民俗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万荣花鼓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内外模台车滑移法在明挖隧道二衬施工中的应用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走进“中国花鼓之乡”山西翼城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解放:万荣笑话的活字典
万荣笑话:人间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女老板倒追环卫工:那一场爱情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