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民俗乞巧节

2017-10-24 09:14邓海
金秋 2017年14期
关键词:西和县乞巧娘娘

◎文·图/邓海

古老民俗乞巧节

◎文·图/邓海

从陕西咸阳出发,向甘肃陇南礼县、西和县去秦人故里寻根。这里是秦人最早的发祥之地,自然有一种跨越远古的亲切。这次寻根之旅,恰巧赶上西和县一年一度的乞巧节。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西和“乞巧节”又称“巧娘娘节”“女儿节”,是指每年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独由女性欢度祈福的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

“巧娘娘,家迎的,我把巧娘乞下凡,今年去,明年来,我送我的巧娘上天河。”这几句话,表达了人们在乞巧节时的心情。

为了办好一年一度的乞巧节,这里的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就开始准备。自愿捐款,在网上订购需要的衣服和鞋子,开始生巧芽,请纸扎匠制作巧娘,练习舞蹈、唱词,老的唱词调子有《十二个月》《十对花》《十绣》《七绣》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给旧韵律填了新词,歌颂美好的生活,介绍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乞巧的地点不固定,数量不限制,谁家有空闲的大房子就在谁家。西团村东街巧头李瑞莲介绍说,过去乞巧的人都要在巧点人家住满七天七夜,吃住在一起,一起扎制巧娘。现在不要求了,做完活可以回自己的家。

乞巧活动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九日开始搭巧棚,到巧娘娘莲花台纸扎点接巧娘,三十日早上开始布置巧娘娘,晚上带着供果到街头十字路口接巧娘,整个活动有一个核心组织者叫巧头。这时,她要唱乞巧歌词:“南天门齐开开,把我的巧娘放出来。巧娘穿的缎子鞋,腾云驾雾下凡来。一根香,二根香,把我的巧娘接进庄,一根绳,二根绳,把我的巧娘接进门。”唱词有几百首,可随心唱。七月一日早上,要到蟠龙山财神庙祭拜,给诸神打招呼。这几天每晚都有娱巧活动,镇上五个社还要相互拜巧和回拜。一连几天大家围着巧点载歌载舞,有装巧娘娘、寺庙祭巧、迎巧、接巧、巧点娱巧、巧点拜巧、转饭等。七月七日是民间乞巧活动的最后一天,也是七天八夜的最后一天,这天下午三点开始送巧,就是把巧娘送回去。几十个乞巧队伍抬着莲台巧娘供桌,手捧巧芽、瓜果、香蜡,一路唱着送巧歌,怀着虔诚之心,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长道镇西边的西河,妇女孩子们用红绸子在河两岸搭起鹊桥,上面绑着喜鹊,寓意通过天河把巧娘娘送上天。河两岸的孩童扮成小牛郎和织女,隔海遥遥招手。河里要放一对棉花做的雪白的鸳鸯,鞭炮礼花齐鸣声中,巧娘莲台在烈焰中化为灰烬,顺着河水流向远方。乞巧队的妇女孩子还有老人在烈焰中载歌载舞,长跪不起,泪流满面。巧头更是依依不舍地唱道:“白手巾上画莲花,巧娘走家我咋家。今年过去,明年过来,头顶香盘接您来。”至此,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圆满结束。

据说这里方圆百公里有几百个乞巧点,每年有20多万妇女儿童参与乞巧节。一般少有男子参与这一活动。这里的乞巧习俗仪程古老完整,规模盛大,人们热情高昂,令人感慨不已。西和县的乞巧节已被评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西和县乞巧娘娘
一线光阴入洞中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乞巧》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让每一位贫困学子都接受良好教育——西和县教育脱贫攻坚综述
乞巧七夕
甘肃省西和县法镜寺石窟调查与研究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西和县生态林建设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