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结膜炎(过敏性)临床观察
梁 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在结膜炎(过敏性)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奥洛他定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观察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治疗的结膜炎(过敏性)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奥洛他定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2.69±1.88)低于对照组患者(10.77±2.15),差异较大(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患者(69.09%)(P<0.05)。结论 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方案在治疗结膜炎(过敏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结膜炎;治疗效果
结膜炎(过敏性)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眼部疾病,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用眼卫生问题、隐形眼镜使用增加、滥用眼部化妆品等原因,使结膜炎(过敏性)的发病率也大幅度攀升[1]。结膜炎(过敏性)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11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分组研究的方式,观察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方案在实际治疗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治疗的结膜炎(过敏性)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已经过确诊,并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同时,对不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例如妊娠期患者、药物过敏患者等,已进行排除。其中男性6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39.62±6.20)岁,平均病程(3.22±0.79)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进行分组研究。
所有患者均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浓度0.1%,每日2次,每次2滴。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每日3~4次,每次2滴。注意事项:两种滴眼液使用时间至少应间隔5 min以上。治疗时间为1周。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效果评价:治愈、好转、无效。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5 24.13±3.71 2.69±1.88对照组 55 23.98±3.64 10.77±2.1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治愈32例(58.18%),好转19例(34.55%),无效4例(7.27%),总有效率92.73%。对照组患者中,治愈17例(30.91%),好转21例(38.18%),无效17例(30.91%),总有效率69.09%。x2=9.95,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膜炎(过敏性)是一种超敏性免疫反应,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目前,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以脱敏为主,加强用眼卫生,减少眼部刺激,隔离过敏源等。在药物选择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不适合经常过敏性人群使用[2]。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应采用刺激小、见效快、无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奥洛他定、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奥洛他定用于治疗结膜炎(过敏性),能够缓解过敏症状,降低患者的复发几率。但在实践中发现,单独使用奥洛他定通常自见效较慢,治疗效率不高,因此,可以配合双氯芬酸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阻断过敏介质,效果更佳显著[3]。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110例结膜炎(过敏性)患者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评分(2.69±1.88)低于对照组患者(10.77±2.15)(P<0.05),联合治疗方案的能够快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从治疗效果上看,联合治疗总有效率(92.73%)高于单独治疗患者(69.09%)(P<0.05)。由此可见,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广泛应用于结膜炎(过敏性)患者的临床治疗。
[1] 盛 焱 .各种类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应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9):133-134.
[2] 吉 宇.奥洛他定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68例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40(16):3535-3536.
[3] 刘院斌,武中华,任志凤,等.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8):676-678.
R777.31
B
ISSN.2095-8242.2017.041.8066.02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