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内镜联合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7-10-24 08:09刘志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5期
关键词:亚甲蓝胃镜染色

刘志刚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 102200)

染色内镜联合黏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志刚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 102200)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33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在第一组患者中,在手术过程中,往往会使用0.5%亚甲蓝溶液染色,然后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方式对区域取活检。结果 在实验组中,不典型增生出现28例(46.6%),早期胃癌8例(13.3%);在对照组中,不典型增生20例(33.1%),早期胃癌4例(6.6%),实验组的发病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同时有利于早期病变及其周围黏膜切除干净,减少复发率。

染色内镜;黏膜切除;早期胃癌;疗效

近年来,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日益受到消化内科医生的重视。我们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诊断的具体案例中选择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33例,年龄20~71岁,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内部存在糜烂、粗糙、凸起等现象。患者无禁忌症,凝血机制正常,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组:在进行检查前25 min,患者服用黏液消泡剂及0.5%亚甲蓝溶液15 mL,同时让患者四处移动,使得液体与胃部完全接触,经过半小时后,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内部存在糜烂、粗糙、凸起等现象,常规的检测可以发现胃溃疡、胃息肉。实验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对胃部进行冲洗,接着观察胃黏膜的变色情况和状态,一般而言,胃粘膜的颜色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蓝色或者是深蓝色的区域一般就是异常的区域。发现此种区域之后,需要及时对黏膜下注射1:20000肾上腺素盐水5~10 mL,在两者已经明显分离之后,利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法(EMR),将病变切除;切除之后也需要对创伤表面进行仔细的再观察,如果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的现象,一定要立刻止血,同时取出标本送病理检查。对照组: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其处理之后,直接去异常着色区域4~6块标本进行活检病理检查。[1]

1.3 观察项目

所有完成手术的患者都需要在医院内进行为期一天的留院观察,一天之内不允许食用任何食物,输液2000~2200 mL及抑酸剂,一天之后可以食用少量的流食,一周过后可以适量的食用软食。[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实验组中,不典型增生出现28例(46.6%),早期胃癌8例(13.3%);在对照组中,不典型增生20例(33.1%),早期胃癌4例(6.6%),实验组的发病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和有效处理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两组患者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发现率比较(n,%)

3 讨 论

胃癌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通常属于一种发现即为中晚期的恶性疾病。常规内镜检查很难准确判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而出现遗漏,内镜染色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而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以明显地提高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治愈率,达到识别肉眼无法发现的胃癌诊断及治疗措施。[4]

有关学者研究发现,色素胃镜检查对于早期胃癌的检查率可以达到73.9%,常规检测只有31.1%;色素内镜对于早期胃癌的证实率一般是69.3%,常规胃镜的检测中一般是31.2%。有关数据表明,正常细胞到不典型增生再到癌细胞,这一过程中的DNA含量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的,在与亚甲蓝反应后显示为蓝色,正常的细胞是没有颜色的,DNA含量越高的细胞变色越严重,这对于早期胃癌的发现有着很大的帮助。[5]所以,内镜下亚甲蓝染色指导黏膜活检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的方法。即便如此,这种检测手段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多组对照实验和对照组的分析,我们初步得出结论,EMR是一高效稳定的内镜技术,但我们还是需要对其进行控制,如病灶>2 cm时,如果先前没有利用超声波进行检测,那就需要放弃EMR。[6]

综上所述,内镜下黏膜染色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进一步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及治愈率, 而且实际使用要求不高,值得大范围推广。

[1] 叶国良,盛 红,吴文玉,等.经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15,8:91-92.

[2] 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5.

[3] 夏玉亭,吴云林,房殿春.胃病诊治进展.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5.

[4] 王秀兰,赵 彤,迟宝荣,等.色素内镜诊断早期胃癌.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8:304-305.

[5] 林庚金.消化病新概念.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6] 周 雁,林 戎.内镜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15,7:14.

[7] 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02-109,732-737.

[8] 周丽雅,林三仁等.1995.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胃内早期恶性病变.中华内科杂志,34(7):443-445.

R735.2

B

ISSN.2095-8242.2017.045.8724.0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亚甲蓝胃镜染色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亚甲蓝光病毒灭活血浆的研究进展*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乳糜血对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病毒灭活血浆的影响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