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德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017-10-23 18:26张琳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级管理高中

张琳

摘 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班级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良好的班级风貌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志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如何开展班级工作也是老师一直探索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高中;德育工作;班级管理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开展高中德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呢?这需要老师首先从自身出发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一、学习“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热爱每一个学生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真谛,正是由于他这种深切的“爱”,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也要发挥“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思想,本着爱的教育去以德立教,让我们的学生在被尊重、被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高中生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连接,因此会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比较普遍的就是叛逆心理和行为,需要老师包容他们的缺点,用爱去教育和引导。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人格都不相同,但是老师仍然要一视同仁,不能把“优生”和“差生”区别对待,要平等的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感受。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可以提醒一下学生,必要时在课后找该生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避免在课堂上严厉批评学生,学生的自尊心是比较强的,尤其是高中生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用爱的教育替代严厉的指责会使学生跟能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发改正。

二、遵循“以身作则”的育人原则,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学生做的事老师一定要先做到才会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所谓“言传身教”就是既要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对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良好的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老师首先要好做语言的表率,上课时要问候同学们好,下课时要说同学们再见,这是最基本的礼帽用语。另外在课外时间,面对学生们的问候时,老师也要礼帽的回应一句,不能只是随意的点下头或者满不在乎的表情,老师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认为老师也没礼帽那自己也没必要每次都给老师打招呼了。

老师还要有仪表的表率,衣着装扮要大方得体,女老师不要用太多的装饰品,会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有良好的教学形象,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老师更要做好行动的表率,老师的积极行为也会带动学生,使学生在行为上以老师为榜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整理好自己的课桌,保持整洁卫生,那么自己的办公桌也要保持整洁干净。老师要求学生要热爱劳动,在大型的大扫除中,老师也可以积极的投入到其中,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劳动的乐趣。老师还要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要一样,才能培养学生言而有信的品德。

三、构建融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是打造和谐班级的必要条件,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都喜欢有亲和力、幽默感、公平的老师,会让学生感觉到和老师的距离很近,对于老师的教导和布置的认为也能够积极参与并和积极参与到与老师的互动中来。相反过分严厉、严肃、古板的老师会使学生产生很大的代沟并避而远之,虽然也能够按时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和命令,但是却不能把老师看做是朋友一样,因此老师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班级氛围也会变得很凝重。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老师要多关心、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从而在学习和活动中更加有动力。其次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要多观察学生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优秀品德,和谐的人际关系才会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增强对班集体的热爱

每位学生都是班级中重要的一份子,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主人翁的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班队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對班级贡献出的力量的重要性。比如通过头脑风暴会让学生一起选择班歌、班号,讨论如何装饰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教室环境和怎样打造优秀、团结的班集体。老师要鼓励每位学生都参与讨论,并鼓励、表扬学生们的想法,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把自己看做是为班级做出贡献的重要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举办班级活动,如一起晨跑、春游、打扫卫生、拔河比赛等等,增强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会使学生更好的成长,培养学生积极开朗的心志、美好的心灵。

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打造班级的核心力量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对于班风的形成起着带头作用。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有限,不可能时刻都监管、督促着学生,培养优秀的班级骨干做老师的“小助手”,可以帮助老师随时的监督、管理班级并及时发现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给老师提出宝贵建议,便于老师工作的开展。班干部本身的素质、能力和责任感要比普通学生更加强烈,在学习和活动中也可以为大家形成好的榜样,比如在课堂上帮助老师擦黑板、劳动课上积极的带头、学习上刻苦认真、平时尊重老师、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都可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老师要给班干部明确的规定,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但不能因此耽误自身的学习,锻炼班干部的综合能力,才会为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成为班风中的重要力量。

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协同其他老师一起搞好班级建设,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及时的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自己在班级管理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形象,用良好的师风德风熏陶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以老师为榜样养成良好的品质,让德育之花在班级中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郑国华,洪喜来.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引入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21.

[2]晏发清.中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书文摘,2015,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班级管理高中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