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凤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航空制造业在生产方面当前存在的瓶颈,并探讨了精细化生产方式在飞机制造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精益模块化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关键词】飞机制造 精益生产方式 应用
最近的几年时间里,伴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航空制造业快速壮大,但是随着这个行业的不断进步,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越发严峻,很显然以往陈旧的生产形式已经与现如今人们的需求不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创新,务必要寻求一种最佳的生产模式,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就要选择精益的生产形式,将传统的粗放型逐渐的优化,并朝着精益的方向发展。整个过程并非是静态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从企业的外部形态有所察觉,这样会对企业未来前景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我国航空制造业经营生产的瓶颈
在我国,航空制造行业的起步较晚,进而生产技术还没有达到较高的水平,再行业刚刚兴起的初期,只是依靠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来完成生产制造的,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步完善,现如今可以说是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生产模式。在如今工业4.0的大背景下,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只有正视工业4.0所带给我们的机会,我们才能够推动国内航空业的快速发展。
(一)生产管理方式传统
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在航空产业管理方法上仍旧存在很多的不足,管理者一直没有彻底的转变发展思想,在管理方式缺乏创新性,无法适应社会长期的发展需要,在短期内所取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在未来就会将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纷纷的暴露出来,這是时代发展所不允许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对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这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工业4.0的背景下,所有的生产环节都被整合成数据,由于原先管理方式的限制,数据难以真正的起到发言权的作用,再就是没有形成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很多工作都难以具体的展开,没有实现与时俱进,这就阻碍了我国航空制造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产与需求的错位
航空运输的角色正在逐渐的转变,它开始走低端的亲民路线,市场决定需求,针对买家需求的定制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元素多元化、个性化、小批量等正逐渐的成为航空制造业的新代名词。原有的航空制造业远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它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更加严谨的生产态度,要从创新管理模式来进行入手,可借鉴汽车生产的组装模式,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个性化的生产模式,在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加强质量方面的管控。
二、精益生产在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应用
航空制造业也可以被作为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航空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工组装实现那么简答,它涉及到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合国力的主要体现,这就催生出了关于航空制造业精益发展的讨论。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这个概念一早出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当时他们学校的学者在对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后于1985年提出的,“彻底杜绝浪费”是精益生产的基本思想,准时化生产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精益生产的这一理念正同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发展相吻合,它主要是通过运用现有的科技手段,在尽可能的满足业主需求的基础上,简化资金、材料、人力等方面的投资,实现利益价值的最大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考下美国的波音公司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这对于我国的航空制造业发展来说就有很大的裨益。
(一)以市场为导向,生产计划合理
航空制造公司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充分的调研市场的需求和成本,然后根据业主的需要完成详细的方案设计以及周密的生产日程,并做好各方面的评估工作,科学的做好飞机制造过程中的任务规划工作,这不仅关系到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这对于制造质量的把控也是硬性的需求,最后就是需要我们围绕着我们所制定的各方面计划,来有步骤的完成各环节的生产工作。
(二)建立节拍生产线,提高管理水平
引入拉式、节拍生产的理念,根据市场需求,设计生产节拍。流程的“节拍”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或两次服务,或两批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换句话说,即指完成一个产品所需的平均时间。公司以实现铆装、总装脉动式生产为核心,建立铆装、总装节拍生产线。根据市场需求,建立节拍生产,解决订单准时交付的问题。
(三)自主开发信息化平台,以信息化支撑精益生产管理体系建设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任何行为都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数据,我们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为我们准确的还原出当时的现场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所以我们需要自主开发一套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来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调度,做到生产、销售一体化,这对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库存具有很大的作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它是一个多功能、动态的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的记录员工的工作状态,帮助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来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合理的判定。
精益生产理论在工业生产中来说是十分受用的,它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降低不必要的浪费,再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的航空制造业企业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管理,推动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三、精益模块化生产系统及其信息化
经过对现如今国内的航空制造行业的现实情况和优化方法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在很多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精益化和信息化两个层面中存在着的问题。但是因为这两个层面基础工作、综合能力、员工素养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的航空制造也的优化历程具备以下的特性:
第一,因为精益生产的概念已经被人们所看好,比较容易在实际的员工思想中中慢慢的形成一个完善的精益理念。
第二,因为组织结构仍然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主体,改进必然是个由点带面的过程,在生产一线取得应用经验逐步推广和影响业务流程等其他方面;
第三,基础信息准备不完善,这样工作的质量偏低,导致生产效果不佳。
第四,外界影响因素的改变,导致信息体系需要不断的适应,工作量十分巨大。
(一)精益模块化生产组织基元的结构
与以往陈旧的生产模式,精益模块化生产形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保证生产质量,还能够将与一线生产相关联的操作技术,员工,机械设备有效的融合起来,在不破坏生产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全面实施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促进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可以采用切实的方法来推动工作胞融入到企业信息化生产工作之中,还要保证工作胞逐渐的朝着数字化的方向演变,随后其就可以可以完全的充当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对象,并且按照流程进行后续的工作,其全部的运行情况要准确的汇报给管理部门。
(二)精益模块化生产系统
我们依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精益模块化生产体系中存在的各个工作胞划分为一线生产、协助制造以及技术指导三个类型,其中前两种共同组合成了生产工作胞,其在日常一线生产环节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务必要给于积极的重视。再拿那些形式简单的工作胞来讲,通常都是存在于那些简单的操作之中的,并且会在协同工作平台下与单元数据中心发生交互。
参考文献
[1]赵磊.精细化管理在飞机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分析简[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18):117-118.
[2]吕骏.民用飞机大修精细化管理的研究[J].卷宗,2015(3):286-2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