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17-10-23 00:32王月英
速读·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保护环境品德课育人

培养跨世纪的人才,最根本的是育人问题。育人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思想品德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该课程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是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起奠基作用。为更好地搞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教学中应做到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做到四性有机结合

教学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思想性指方向性。这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即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初步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知识性指道德认识的知识。教学中要讲清道德概念、道德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趣味性指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创设引人人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取讲故事、故录像、听录音、演小品、展示图片、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使他们受到感染和教育,促进知行转化形成良好品德习惯。

实践性即指导学生行为,由此转化为良好的思想品格。教学中,既要有鲜明的思想性,又要富于知识性;既要有符合年龄特点的趣味性,又要指导学生去实践,在实际中锻炼自己。要把四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以指挥行动。

二、教学中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提高道德认识首先要精心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有整体意识,找准本学科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再找准要学的课在本册的位置。正确深入的理解教材内容,把课文的教学意图搞清楚,结合教材定出计划。写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案,讲课时,根据内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法。如爱国主义的内容怎样讲,爱学习的内容,遵纪守法的内容怎样讲等,都有一个稳妥的安排。

其次,在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如个别谈话、访问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时,共性问题重点讲,个性问题特别讲,糊涂认识予以澄清。例如讲《孝敬父母》一课,要把“孝敬”与“孝顺”区别开来。“孝顺”原是封建伦理道德之一,指尽心奉养父母,无条件地服从父母。我们讲的“孝敬”是敬爱并奉养父母,不是无条件地服从。又如《为祖国而学习》一课,主要是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教育学生要为祖国而学习,要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读书,但不要讲成“刻苦学习”的教育课。

再次,要准确把握不同年级的道德概念和教学特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要以直观教学为主,如看图、看录像、听录音、讲故事、做小品等。中年级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把所阐明的观点讲清楚。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要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教师给拔高,由铺垫到点题,再进一步加深认识。

最后要重视课后每个练习题的教育意图,安排练习题要有梯度,既有理解课文的题,又有理解观点、事例的内容.还要出加深认识的题型及辨析题以分清是非,通过以上途径和方法把德育概念、德育知识转化为德育认识,以指导德育行动。

三、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正处在求知识、长身体、学做事的时期,这时期的小学生,有时很明白,有时却较糊涂.易做错事,所以要先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要面向学生全体,帮助学生怎样做人,怎样求知.怎样生活,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比如在教《助人为乐》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确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怎么办?帮助别人讲不讲价钱?接着用雷锋雨夜送大嫂回家的故事,引导学生,帮助别人不是为了受到表扬和奖励,不是为了得到报答和求助对方,而是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作为最大的安慰和快乐。生动地揭示助人为乐的实质,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别人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这种思想境界。从而教育学生要向雷锋那样助人为乐。然后让学生谈谈帮助别人时的切身感受和体验,进一步体会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时的心情。从而激发同情和帮助别人的愿望。

四、优化课堂教学,做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大都是以一个简单的故事说明道理,或以典型人物事迹赞扬一种高尚品质,或用一種活动阐明一个观点,都是浅显易懂的,这就要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教好思想品德课不仅要优化课堂教学,还要做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教师课内使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做人的道理,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实际环境,引导学生到课外实际中去实践,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形成稳定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品德,达到“知”“行”的统一。例如《保护环境》一课,课内向学生讲清什么是环境,保护环境的益处,破坏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指出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同时说明人人都要保护环境,激发起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对于保护环境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上课,学生明确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注意保护环境和关心环境问题。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课下调查一下,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怎样,及自己生活区以外的环境怎样?自己为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通过调查和实践,学生的环境意识增强了,都希望长大以后,更要为改善我国的环境努力,为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作者简介:

王月英(1963.12—),女,大专学历,工作单位:营口市站前区青年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思品。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保护环境品德课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如何保护环境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保护环境千秋叶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