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广艳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同时这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的体现,也符合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的内在要求,能够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和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情景创设、教学联系生活、直观学具应用和教学知识应用以上六个维度出发来提高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方法
众所周知,学好小学数学是进入初中学习的必要基础和前提,然后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因素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如果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就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假如不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作为才能够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对自身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在本文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索和论述,以期郷食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
1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当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师生平等、和谐相容、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好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歧视成绩靠后的学生,不放弃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与此同时,教师的身份也应该做出具体的改变,应当从课堂教学的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师地位,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应当帮助学生进行日常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构建出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关爱。同时,当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是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关注,而不应当批评指责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功亏一篑。
2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011年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灌输教学、生硬教学、刻板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努力尝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对此,教学情景的创设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不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思维的活跃程度,使其能够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并非空穴来风,而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创设,做到情景有趣、发人深思。不能随心所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凭空创设学习情境,这样反而会有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学习數学的兴趣,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引发灾难性危机。
3教学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受制于其学科性质,往往表现的比较抽象化、模式化,容易在学生的理解上造成一定的困难,进而使得学生丧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数学问题具体联系生活实际,多将生活现象或事件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进行研究,使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之所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意识到数学源于生活实践,而也能够反作用于生活实践。在课堂上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多联系实际进而可以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爱好,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发展数学学习思维。
4直观学具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给人以智慧的学问,由于其学科性质,数学知识在理解起来往往比较抽象,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数学教师只是单纯的用嘴进行说教,单纯的进行口头讲解,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更需要注意的是,单纯的口授描述可能不太容易理解,容易给小学生在理解上造成一定程度的理解障碍。因而就需要教师提供直观学具进行课堂教学,让教学变得更直观明了,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接受知识。同时,学具的使用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知识应用中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打下基础,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联系生活、直观学具的应用都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密切注意到,应当将教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产生一定的生活价值,并且为学生所见,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力量和学习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巩固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假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不能够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会认为凭空认为数学是无用之学,不学也可,这则难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数学,感知数学的价值,最终容易损害学生的发展,挫伤其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厌恶数学、讨厌数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6结语
综上所述,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协同发力支持,首先是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和睦相处,构建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是应当在教学情景的创设上下苦工,创设出有趣、科学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学习;再次是应当将教学联系生活,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然后应当注意到学具的积极作用,在数学课堂上适当使用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应当应用教学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平台。小学生学习好数学知识能够为他将来的中学阶段学习和大学阶段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其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被培养出来,就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获得感,增强其综合素质发展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要在一个班级或者一所学校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的努力付出和教师们的辛勤劳动,不可偏听偏信,仍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进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张屹,祝园,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6):43-48+64.
[2]韩立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是种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17,(03):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