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蓉
摘 要: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理论性较强,加之学生对“政治”本意理解的偏差,容易因为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价值观的偏差,所以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大胆处理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教学能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尽力体现生活逻辑,让学生愿学、会学、学好,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关键词:生活化;取舍;理论;有源之水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实施意见》则强调“……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回归生活,回归课堂,回归学生,要求教师要成为生活化原则的倡导者,实验者和推动者,让学生带着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知识的生成成为有源之水。
以下几则课例是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课例一:
“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是一节单元探究课,探究政府的权威。如果直接给学生强行灌输,必然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根据本校实际,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市县,对地方政府的所作所为有多角度的感知,课前一周要求学生周末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报刊,和家人了解等途径,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搜素本地政府做的比较好的和做的不够好的,作为小组讨论的素材。
在教学设计上,我设计了两个重点环节:
探究活动一:用事实说话——爱我家乡,晒我所知。
问题:你所在的市(县)政府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从而树立了政府权威?(可从业绩、工作态度、作风、道德形象、工作效率等方面评述)
学生结合课前准备,以地域为单位,分组讨论。明确小组长做展示发言——因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大家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探究的内动力。)——本部分为本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注意引导,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善于发现政府的努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探究活动二:指点江山——你所在的市(县)政府存在哪些问题或做法有损于政府的权威?你认为应如何改进以便提升政府权威?
小组讨论,组长展示成果——本部分为本节课探究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學生一分为二地评价政府,适时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对学生的极端观点给予引导,同时要顺理成章地归纳出相关知识点,使知识源于生活。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感知与交流,探究与共享,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政府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我国政府是有权威的政府,同时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政府权威的树立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
课例二:
我在上“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一课时,也让学生从生活感悟中学习知识。
按照教材的编排:
第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我国政府的性质。
第二:政府的职能。
第三:政府的作用。
第四:有事找政府。
第五:我国政府机构的设置。
这一编排体现的是理论到生活的逻辑体系,我在教学的时候反复思考,由理论到生活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不可以先让学生知道身边有哪些政府部门,这是学生通过生活知识的积累可以表述的,然后讲有事找政府,最后回归政府的职能,追问政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职能,这是由我国的国体决定的。
第一步:先让学生预习并完成本课时课堂导用上的填空(这是我一贯的做法,等于是让学生预习,既提高了课堂效果,又减轻了学生课外的作业负担,很有效果)然后直接让学生看教材“某市的政府部门”,同时思考你了解还有哪些政府部门?学生纷纷发言,补充,期间有说电信局的,我让大家辨析,使大家明白政府部门区别于企业,有说法院的,我给学生指明这是司法机关,通过辨析补充,大家明白了我们周围的绝大多数部门都是政府部门,所以政府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步:我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有事找哪个部门?”让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增长生活常识。在学生的讨论中分析,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导入政府的作用,管理与服务。
第三步:追问政府为什么能发挥这样的作用?那是因为政府部门有其相应的职能。
引出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第四步:追问:政府为什么有这样的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于是生活逻辑最终回到了理论逻辑——国体和政府的关系。
本节课对教材进行的大胆地取舍,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做了相反的调整,使得课堂教学更为生活化,知识的推进更为流畅和自然,学生易于接受。“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依据学情、教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处理,使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产生更好的结合点。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政治课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在直观感性的材料中自我发问,进而导出理论知识,使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同时使生活实践有理论依据。虽然我们的教材编排努力体现这一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和教情,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尽力挖掘教材中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并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时事内容,及时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理论的问题生活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我们的学生能感觉到政治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学习都离不开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