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20时许,在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住院部,一名产妇从5楼坠下身亡。据媒体披露,因疼痛难忍,原计划顺产生产的产妇马某曾多次提出剖宫产要求,未获同意。对此,产妇家属和医院方各执一词。院方声明表示曾多次建议剖宫产,均被家属拒绝。家属则称,曾两次提出剖宫产,医生说不用。目前榆林市卫计局和公安部门已介入事件调查,警方已排除他杀。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数据,截至9月6日,“榆林产妇坠亡”相关网络新闻资讯达941篇,微博6052条,微信文章313篇。
舆论传播各渠道分布情况
9月1日,新闻客户端“华商二三里”报道,8月31日晚8点左右,在绥德二康住院部五楼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
9月3日,“@榆林一院”发布《关于产妇马XX跳楼事件有关情况的说明》。
9月4日,“@华商报”发布微博称,绥德待产孕妇坠楼死亡,院方称曾三次建议剖宫产均被家属拒绝。
9月5日,“@北京青年报”刊文《医院称孕妇想剖腹产被家属多次拒绝后跳楼 家属:曾两次主动提出》。
9月6日01:03,“@榆林一院”发布《关于8·31产妇跳楼事件有关情况的再次说明》。
9月6日10:14,“@新京报我们视频”曝光产妇跳楼事件事发前监控视频。
9月6日10:16,北京青年网刊文《坠楼产妇家属二度发声:监控中不是下跪,是疼痛时的下蹲动作 榆林市卫计局介入调查》。
9月6日13:21,澎湃新闻网刊文《榆林跳楼产妇跪倒缘由医院家属各执一词,医师已停职配合调查》。
9月6日20:42,解放日报社官方微信“上观新闻”刊文《最新!跳楼产妇母亲:“我的亲生女儿,怎么可能让她痛到寻死”,主治医生已停职配合调查》。
榆林产妇坠亡事件中的网民情绪演变
第一阶段:哀悼生命,呼吁追责。据观察,榆林产妇坠亡事件最早出现在9月1日,相关报道发出后引发第一轮关注热潮。在此阶段,此事件仅为一个区域性公共事件,舆情扩散范围仍然以榆林市本地为主。网民们为产妇感到叹息,一些网民开始質疑为何“一尸两命”,应当好好调查一下。
第二阶段:产妇坠亡,家属与医院都难辞其咎。9月3日相关舆情迅速升温,并成为全国性热点事件。而网络上对此事件的讨论也继续深入。有感叹产妇家属有问题,也有网民质疑医院方面难辞其咎。
第三阶段:讨论如何生孩子到底谁说了算。9月4日,网络上出现关于“顺产还是剖宫产谁说了算”问题的大讨论。对此,有法律人士认为:专业的事要听专业人士的意见。该顺产还是剖宫产,医生有建议权,孕妇有决定权,家属有知情权。
第四阶段:女性的生育自主权该如何保证?9月5日,相关舆情继续升温。网络上对医院方面的质疑与指责声音逐步消退,对产妇家属的指责则日益增多。舆论的焦点则逐步转向如何保证女性的生育自主权的问题上来。
医院方面的处理有速度、有章法、有效果
“榆林产妇坠亡的悲剧引发网络关注。一起典型的医患关系舆情,并未发展成对医方的盲目指责和网络暴力,涉事医院的合理应对发挥重要作用。从9月1日事件曝光到9月5日大范围的网络讨论期间,院方通过官方微博于3日、5日两次发布情况说明,相继提供经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书、护理记录单等医疗记录文书,详述事发经过,并于9月6日凌晨公布事发前监控视频。同时针对网络质疑点一一作出回应。整体来看,信息发布详实、证据链条完整、回应质疑及时,体现出院方直面舆情的态度和意识,良好的媒介沟通素养。
此外,从梨视频等相关报道中可见,医院方面的新闻发言人或宣传部门负责人均有出面接受媒体采访;院方在事发后主动报案联系警方调查的细节也表明,医院方面的处理有速度、有章法、有效果。由于院方在整个事件中始终保持公开透明,不捂不拖不回避,有效防止舆论走偏,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舆情爆发失控的可能,起到了风险防控的作用。
但是,这毕竟是一起一尸两命的悲剧,无论舆情处理得多好,生命已无可挽回。正如网络争议的那些医疗焦点和法律焦点——最终指向孕产女性能否自主生命?规定与生命孰重?也许频发的“医闹”、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医院、医护人员噤若寒蝉,无奈以一个个签字规定、一道道程序保障来避免纠纷。但是在具体个案中,能否再多一点沟通,多一点变通?这起事件是一场对生命、对法律、对医疗的多重拷问,值得深思。
医生与家属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榆林产妇坠亡事件,医院与家属各执一词,事件不断反转,让网民“猜中了事件开头,却猜不中事件结局”。众声喧哗下,有网民认为家属“心狠”,人命关天却硬要顺产;也有网民质疑医院“看护不利”,悲剧与其脱不开干系。随着报道与调查的深入,迷雾不断被拨开,赤裸裸的真相愈发清晰而残酷,一种心酸悲痛的情绪让人如鲠在喉。
事件虽未有定论,但有两点可以确认。一是,医生与家属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近年来很多事件表明,医患关系的紧张,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或者是极少沟通。若双方当初能耐心、有效的沟通,了解不可避免的医疗风险和后果,悲剧是不是不会发生?二是目前家属和医院谁也没有一锤定音的证据,事件是否再次反转也未可知。不过,新闻报道本来就是一个不断接近事实、还原真相的过程。围观的网民不妨让真相再飞一会儿,别让各类碎片化、情绪化的信息带偏舆论,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同时,也消耗了巨大的社会成本。
舆论质疑产妇家属签字制度过于僵化
榆林产妇坠亡这桩悲剧在两天的时间里迅速刷爆朋友圈,有人同情产妇的无助,有人谴责相关当事人的冷漠,有人质疑医疗手术家属签字制度的僵化,有人为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担忧。产妇之死非任何人所希望看到,其给社会带来的教训值得深思。
在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当前,医院为了尽量减轻责任、降低风险,通常要求产妇及其家属签字同意才可实施手术,而如果仅仅只有产妇本人签字但无家属签字,医院往往不予执行。本事件中,尽管产妇本人已经明确要求剖宫产,但在无家属签字同意的情况下,医院未予实施,医院给出的理由是产妇已“授权其丈夫全权负责签署一切相关文书,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权且未出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产程记录产妇血压、胎心正常)时,未获得被授权人同意,医院无权改变生产方式”。
舆论质疑,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否过于僵化?当产妇个人意志与其家属意志不一致的时候,究竟是否必须要家属同意?国家应明确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医院基于救死扶伤考虑的合理措施给予支持,让医院能够更放心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更大程度的减少因法律规范不够明确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舆情分析师 何新田、翟薇、廖灿亮、胡永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