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下影响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因素的研究

2017-10-23 23:52袁国伟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
关键词:生态移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袁国伟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以生态移民为背景,对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及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动摇和削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生存空间和动力,现代生活的自然环境冲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需求。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移民;传承;因素

一、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为改变宁南山区落后的面貌,1983 年,国家对宁南山区实施了“三西”扶贫计划。针对宁南山区土地承载过重,自然生态环境恶劣等现状,政府将宁南山区群众迁移到交通便利、有引扬黄水利灌溉条件的沿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共搬迁、安置群众近90万人,约占贫困县区现有农业人口的 1/3,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夏南部山区落后面貌。在宁夏生态移民下,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在生态移民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二、宁夏生态移民概述

(一)宁南山区生态移民简况

宁南山区称为西海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西部,西海固地区的贫困问题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宁夏历届党委、政府都把西海固地区的脱贫致富作为全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地区的贫困问题,1983年5月1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首次扶贫移民协商会议,作出了“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人口迁移重大决策,拉开了宁夏移民开发的序幕,吊庄移民由此开始。吊庄移民投资近4亿元,搬迁安置该地区移民34.5 万人。1998年,宁夏启动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也叫“1236”工程移民。该工程是在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围绕解决温饱的目标而设计的。工程开发的主战场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共安置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19.4万人,贫困山区的人口被政府有组织地整村搬迁、集中安置,山区群众告别行路难、吃水难、脱贫难的贫困山村,实现了走出大山、脱贫致富的愿望。“十二五”开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决定举全自治区之力,对西海固地区7.88万户34.6万人实施生态移民,实行“山上的问题山下解决,山里的问题山外解决”,让他们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其中县内安置35%,县外安置65%;规划建设安置区274个,其中生态移民安置区234个。2011—2013年,已移民5.87万户25.95万人,到2015年将全面完成搬迁安置任务。现迁出区已退出土地62.467万hm2,规划到2015年移民迁出区退出土地面积84.807万hm2进行生态恢复。

(二)宁南山区生态移民建设成效

面对宁南山区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生存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的现状,宁夏政府在不同时期,运用多种手段,采取灵活方式搬迁安置移民,实现了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的双赢局面。

1.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生态移民搬迁后,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充分利用现居地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一改过去传统耕作方式,学习生产实用技能,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及特色养殖业和劳务产业,移民收入节节攀升。除收入增加外,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主要体现在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移民搬迁到近水、靠城、沿路的区域后,安置区内的主干道都是干净平坦的柏油路或水泥路。移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基本喝上了卫生的井水或者自来水。大部分移民脱离了草棚、窑洞和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平房,家庭平均居住面积和人均居住面积都远超移民之前。移民新村实现了“七通七有两转变”,公共服务设施齐全,运行成本有效降低,服务质量明显改善,移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2.生态移民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宁南山区是回族聚居区,由于相对封闭,严重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宁夏生态移民搬迁的对象中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也促进了搬迁群众与当地群众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在共同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过程中,融洽和增进了民族感情,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3.生态环境得到極大改善

生态移民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宁南山区的人口压力,有效地恢复了当地生态环境。尤其是实施整村搬迁以后,结合国家和自治区重点生态项目建设,收回的土地全部用于生态建设,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移民迁出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因此,只能说生态改善已初见成效,生态改善的任务仍然繁重。在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移民安置区的生态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移民迁入后按照创建优美宜居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生态园林安置区,实现了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

4.生态移民拓宽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空间

宁夏政府以促进移民增收为核心,为了保证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通过培育现代高效农业、特色养殖业和劳务产业,切实解决了移民的发展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拓展移民产业,积极有效地为移民拓宽增收致富空间。搬迁前,移民基本上依靠种植业收入维持生活,形式较为单一,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移民收入减少的风险较大,不仅影响到移民脱贫致富,严重的会影响温饱问题。移民搬迁后,移民家庭仍以种植业为主,各移民安置区因地制宜,实施产业化经营,开展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优势特色农业试验示范,促进了移民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旱作农业向高效节水农业转变,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形成了马铃薯、压砂瓜、红枣等特色种植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单一格局被打破,形成了以种植和打工为主的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由于就业观念转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渠道拓宽,所以安置区的移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endprint

三、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宁南山区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处,回族穆斯林众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多年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和风俗民情。回族穆斯林饮食、居住、节日、音乐、舞蹈、戏剧、信仰、民俗、建筑、技艺、礼仪个性鲜明,地域、民族特色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009年流传于西海固地区的花儿与甘肃、青海等省区联合申报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回族民间器乐、回族服饰在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目录中宁南六县就存有5项,占总数的50%;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目录中宁南山区共有25项,占总数的46.3%。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元融合趋势。六盘山下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传统体育和游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回族“踏脚”、木球、回族“赶牛”、方棋、回族民间故事等都已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尤其回族“踏脚”、木球、回族“赶牛”和方棋更具有代表性。其中以秦腔为代表的戏曲文化,宁南回族的歌舞花儿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以六盘山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书法文化、剪纸文化;以须弥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山水文化、养生文化等16种文化形态特色鲜明,影响范围较大。

四、生态移民下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身存在的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地理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外部条件。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民族性等特点与宁南山区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丝绸之路”要道关系密不可分,更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而当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原来的环境,失去了原生态的那种意味和氛围,能否在迁入地继续发展面临着挑战。

(二)生活环境

移民分批搬迁时,一个村落的人可能迁往不同的地方,这样对譬如隆德县高台马社火之类的需要众多艺人协同完成的活动,随着移民分批搬迁到移入地后还能否继续开展值得探讨。宁南山区的一些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乐器等在原流传地区已经面临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境况,到移入地后境况更加严重;移出地的一些富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随着移民的搬出可能面临荒废,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诸如服装、建筑、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移入地将面临各种文化的渗入,逐渐改变宁南山区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三)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

伴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宁南山区群众生活将得到彻底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会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是伴随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尤其是对一些传统技艺、方法的影响。在宁南山区这种传统技艺有存在的空间,迁移到新的地区,将面临新的活动空间,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地冲击到古老的传统技艺,越来越多的移民群众在新的环境和思想观念影响下将传统的一些技艺看作落后或者不时尚的东西遗弃,或为生计不知不觉地丢失,这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河传承所要面临的问题。既便是原产地也面临这种情况,如隆德县农民绘画的领班人荆守恭先生说他现在由于种种原因都放弃了绘画。荆老先生已年过七旬,多才多艺,剪纸、农民画、传统工笔画样样精通,曾获得过全国“民间绘画艺术开拓者”称号,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却没有传承人(家传与外传)。女儿偶尔也有剪纸之类作品,但仅为生计而已,在县城里开一个字画裱糊店。儿子从事教育工作,精力和心思也不在這方面。移入地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更高,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在这里生存很值得怀疑。

参考文献:

[1]张红英.图书馆对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移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7).

[2]束锡红,聂君,樊晔.宁夏生态移民开发历程回顾与展望[J].宁夏党校学报,20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移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陕南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评价及后期扶持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