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2017-10-23 03:36:40陈志远徐赐豪
关键词:指骨放射学克氏

陈志远 徐赐豪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31)

观察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陈志远 徐赐豪

(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31)

目的 观察针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微型钢板治疗,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效果、临床指标及患者外观满意度等。结果 治疗组TAFS评价优良率(9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放射学评价优良率(97.5%)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感染率(5.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效果佳,患者对外观满意度较高,术后感染率低,但是其手术、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克氏针内固定法较适用于经济情况欠佳的患者。

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掌指骨骨折;治疗;效果

掌指骨骨折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手部骨折类型,因掌指骨属于短小、管状骨,所以临床治疗具有一定困难性[1]。临床多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但是此法难以对旋转进行控制,手术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影响患者早期功能的锻炼恢复,而应用微型钢板治疗法不仅术后具有较好的骨折部位稳定性,手部还可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恢复[2]。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别给予上述2种方法进行治疗,现将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80例2013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掌指骨骨折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1.5±4.8)岁;骨折类型:10例开放性骨折,30例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28例掌骨骨折,12例指骨骨折。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2.0±4.5)岁;骨折类型:9例开放性骨折,31例闭合性骨折;骨折部位:23例掌骨骨折,13例指骨骨折。两组术前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没有外伤史;排除不适合本次研究术式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部位等资料组间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比较价值。

1.2方法

1.2.1治疗组 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法对本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针对闭合性掌骨骨折患者行侧放入路,与肌腱避开,在背侧正中位置做一切口,指骨骨折患者则于侧方正中位置切口进入;针对开放性骨折患者,需先对其创口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按照患者创口实际情况进行切口延长设计,或者是另于他处做新切口,将骨折断段暴露出后,对骨折端的血凝块、病变的组织及嵌入组织进行清除处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骨膜的剥离情况,尽量做到少玻璃且将具有血运的骨折碎片保留。直视骨折复位处,采用微型钢板螺钉进行侧方固定,骨干中间处选择2.5 cm的直微型钢板进行治疗,近关节处选择长3.0 cm的T型或L型微型钢板进行治疗。关节囊与韧带做到尽量修复,术后无需进行外固定处理,2~3 d后即主动或被动进行功能锻炼,累及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则可将锻炼时间推迟至1周后。

1.2.2对照组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对本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指神经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需保持仰卧位将患侧肢体外展。采用C形臂X线机进行监视,将直径为1.0~1.2 mm的克氏针于患者近节指骨的两髁或掌骨头的两侧位置进针。选2枚克氏针于骨折端远折段进骨折位置,通过手法复位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或者达到近解剖复位水平,采用克氏针在指骨或掌骨近折段钻入。术后伸直指间关节、屈曲掌指关节及伸张腕掌关节位,行铝板外固定,固定时间为3~4周。对于同时伴有肌腱损伤或神经损伤的患者,多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术后4周将外固定拆除,逐渐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方可将内固定物去除。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6个月摄X线片,复查骨折的愈合情况。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2组治疗效果(手指主动活动TAFS标准,放射学标准)、临床指标(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及患者外观满意度等。TAFS(手指总主动屈曲活动度,total active flexion scale))评定标准[3]:优:患者指掌关节至指关节之间可达到的主动屈曲度>220°;良:180°~220°;差:<180°。放射学评定标准[4]:优:解剖复位,没有成角、移位、短缩及旋转等情况;良:复位尚可,没有旋转、成角及短缩等情况,但是侧方骨块存在<1 cm的移位;差:复位较差,侧方骨块存在>1 cm的移位,且存在旋转、成角及短缩的情况。外观满意度:本院采用自制外观满意度调查表,总分100分,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2 结 果

2.1两组TAFS评价效果比较 治疗组TAFS评价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TAFS评价效果[n(%)]

2.2两组放射学评价效果比较 治疗组放射学评价优良率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放射学评价效果[n(%)]

2.3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但手术、住院时间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手术、住院、骨折愈合时间

2.4两组外观满意度及术后感染率比较 治疗组外观满意度高、术后感染率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手部骨折中掌指骨骨折属于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因手部结构较为复杂精细,功能多样,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若处理不当,极易影响患者后期骨折愈合,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形成骨关节僵硬、畸形等并发症,对患者正常手部功能造成巨大影响,且会对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劳动能力造成严重影响。掌指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将关节解剖复位,消除旋转畸形及成角,使其达到牢固可靠的程度。临床治疗中行无创操作,可进一步降低对于神经、血供及肌腱的干扰,降低并发症率。基于牢固可靠基础上需要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从而使手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临床常用的骨折内固定法包括微创钢板内固定及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的固定相对于微创钢板欠佳,因骨折端没有加压作用,对于解剖复位具有一定不利影响,抗旋效果也会相对较差,难以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手功能的恢复有一定影响。而微型钢板内固定则具有较好的抗压力、旋转及抗弯曲效果,相容性高,利于骨折对位且骨折端的缝隙相对较小,与克氏针相比较为牢固,患者可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无需外固定[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微创内固定的治疗组TAFS评价优良率(95.0%)、放射学评价优良率(97.5%)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治疗效果显著;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满意度高、术后感染率低,均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法,P<0.05。但治疗组手术、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相对较长。

综上所述,掌指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效果较好,外观满意度高,术后感染率低,但存在手术、住院时间长的缺点,所以克氏针内固定法较适用于经济情况欠佳的患者。

[1] 徐海栋,陈勇,陆萌,等.掌指骨骨折3种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10):1045-1047.

[2] 黎润超,熊秉刚,黎明华,等.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0):766-767.

[3] 陈智,陈歌,尹一然,等.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29):4095-4098,4102.

[4] 夏晓明.克氏针与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掌指骨骨折:手部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7):2741-2744.

[5] 曲野,刘立柱.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50-52.

陈志远(1981—),男,广东汕尾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手足外科方向工作。

R683

B

1004-7115(2017)10-117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0.035

2017-07-01)

猜你喜欢
指骨放射学克氏
《介入放射学杂志》 投稿须知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介入放射学杂志》投稿须知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AO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掌侧骨折伴关节脱位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