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3+3”联合培养项目现状调研
——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7-10-23 05:52:22顾美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京试点中职

顾美娟 潘 勇

(1.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 江苏南京 210048; 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8)

中高职“3+3”联合培养项目现状调研
——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顾美娟1潘 勇2

(1.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 江苏南京 210048; 2.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8)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针对中高职衔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对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试点专业进行了调研,走访了合作的中职学校,访谈了专业任课教师,对已升学至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未来“3+3”中高职分段联合培养有效开展的建议和对策。

中高职衔接; “3+3”; 调研

2012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依托江苏化工职教集团,先后与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3+3”分段联合培养项目。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1],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本文针对中高职衔接现状,分别对“3+3”分段联合培养专业的学校、教师、学生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1 样本选取

本次调研走访了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3所中职学校,访谈了南京科技职业学院“3+3”分段联合培养专业的任课教师,问卷调查了已经从中职学校完成学业顺利转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学习的学生,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74份,回收率97.37%。

2 调查结果

2.1中职学校调研结果

调研主要走访了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合作的3所中职学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自2013年以来,目前共有7个专业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进行了“3+3” 分段联合培养试点项目,其中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已经经过转段考试进入高职阶段学习。通过走访,目前“3+3”分段联合培养试点项目实施还比较顺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3+3”合作信息表

2.1.1教学管理

3所中职学校均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了“3+3”中高职分段培养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学运行、日常管理、课程教学及一些重大问题的交流沟通与协调。项目在教学过程中,能严格执行学校制订的各项教学环节规章制度与运行规范,并结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加强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建设,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1.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执行

制订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3所中职学校基本都能做到积极沟通,共同商定,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从思想品德方面、知识水平方面、专业技能方面、核心课程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专业技能要求、综合评价要求、破格条件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转段升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基本能认真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2.1.3教学过程的实施

试点项目均能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计划按学期开齐开足相关课程,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每门课程均配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组织课堂教学。同时,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转段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邀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4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3所学校均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并定期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同时在校内组织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进一步了解学情,学校还安排了部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担任“3+3”班的任课教师。

通过走访发现,中高职衔接项目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中职学校面向全省招生,不同地区的录取分数线各不相同,导致试点项目生源素质和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第二,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继续进行修订和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第三,试点项目合作双方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偏少,由于中职教师教科研的水平有限,中高职教师应加强沟通,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教学标准,促使中职阶段专业基础课程与高职阶段专业课程的衔接。第四,试点项目的相关制度配套还不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仍需加强。

2.2高职院校教师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还访谈了南京科技职业学院“3+3”分段联合培养专业的任课教师,这些教师所带的班级一般均有中职生和普高生两种类型,因此调研结果更有参考价值,具体结果如下。

2.2.1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程度

针对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是否衔接的问题,调研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只有12.50%的任课教师认为目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能够衔接,而87.50%的教师认为中高职课程部分衔接、部分不衔接。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中职时数学、英语学得比较少,而升入高职后和普通高中毕业生一起上课,压力很大,学习效果不好;但是他们在中职时学过部分专业前续课程,如继电接触控制、机床相关的知识等,所以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就相对有优势。具体到某一个课程,比如电机与电气控制,电机部分理论知识的衔接不够,但电气控制部分的衔接较好。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缺乏充分的沟通,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要使中高职课程充分衔接必须要求双方学校和专业加强交流与沟通。而“所在专业经常性组织教研活动,加强与中职任课教师交流与沟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的调研结果则如图2所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太符合、不符合的比例分别是12.50%、50.00%、25.00%、12.50%,即只有62.50%的教师经常有机会与中职教师沟通交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中高职课程脱节的原因。

图1 中高职课程是否衔接调查结果

图2 中高职教师是否经常沟通交流调查结果

2.2.2教学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发现,目前试点专业教学面临以下困境:第一,中职学生的英语、数学基础不太好,课上有些内容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补充讲解,理论课程进度较慢,知识不容易讲透;第二,虽然中职学生在专业实操时动手能力较强,但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对于一些原理性的知识不能理解,公式推导方面也听不懂;第三,因为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学习兴趣下降,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第四,中职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懒散,上课交头接耳,静不下心来听课。部分学生还不能接受批评,屡教不改,影响教学秩序。

2.3已升学学生调研结果

为全面了解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已经顺利进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就读的“3+3”分段联合培养专业的学生。目前学校试点项目已有两个专业的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即机电一体化和应用化工技术。为保证调查问卷的较高信度和较高的可操作性[3],调查问卷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学科设置、企业实训及未来展望五大模块,具体结果如下。

2.3.1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化工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相比区别更明显,不符合和不太符合的总比例只有7.32%,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不符合和不太符合总比例达到21.21%,也就是说,应用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图3 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结果

2.3.2课程设置

调查问卷中还对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应用化工技术和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重复或脱节现象均比较严重,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的总比例分别为63.64%和56.10%。中高职课程设置的重复或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3学科设置

因为中高职课程设置存在着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学生希望今后的课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学生希望学科需要优化的方面由主到次分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大实践比例、提高课堂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等。

图4 专业课程设置的反馈结果

图5 学科设置优化需求反馈结果

2.3.4企业实习实训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必须将学校与工厂结合、实训室与车间相结合。问卷对“就读该专业以来进入对口企业实习或实践的次数”进行了调研,结果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次数在2~4次,超过4次的只占总人数的15%左右,还有一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实习,尤其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更突出。

图6 在校期间学生到企业实习次数

2.3.5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态度

问卷最后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初中—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轨迹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超过50%的学生比较接受这种发展轨迹,但因为目前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所以,调查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不超过10%,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路径比较悲观。

图7 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轨迹的反馈结果

3 调研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调研发现,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系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

3.1加强校际交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

合作的中高职院校间应增加交流与沟通,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准确定位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统一基础课课程标准,制订一体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好第六学期的教学工作,可在该学期增加一门综合实训,将中职阶段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复习,以便升入高职后快速适应。同时,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深入了解学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最新动态。

3.2明确转段方案,强化过程考核

进一步明确中高职转段考核方案,强化过程考核,所有专业核心课尽可能教考分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转段考核前增加转段资格评价,包括思想品德鉴定、面试、社会实践和综合技能考核等方面。中高职合作双方共同确定转段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动态总结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成立教学督导组,加强对“3+3”中高职分段培养班的教学检查,通过公开课、听课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状况,组织专家诊断“3+3”中高职分段培养班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措施。定期开展课堂教学、教案、作业、授课进度和教学日志等专项教学常规检查并及时进行反馈,确保“3+3”中高职分段培养班的教学质量。

3.4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习动力

为提升“3+3”中高职分段培养班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作高职院校可派专业带头人定期去中职学校对学生及家长介绍专业前景,进一步激发学生转段升学的动力。同时,中职学生可以到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参观校园和实训场所等,加强对合作学院的了解,提升学习动力,明确奋斗目标。

3.5高职阶段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中职阶段由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度较浅,高职阶段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与普高生一样,要单独设置教学计划,分层次教学;部分对理论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课也可适当调整至大二再学习。为了充分发挥“3+3”中高职分段培养班学生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学校可利用课余时间,选拔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进一步提升,以参加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

3.6创新机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采用经费与政策倾斜的办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试点专业师资培养力度,优化教学团队结构。利用“政、校、企、行”的相关平台锻炼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先安排试点专业班任课教师参加双师素质培训、省市和出国研修等,鼓励专业教师参加顶岗实践,接受各种先进职业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生产工艺的培训,支持试点项目教师参加教科研等各类项目的申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出台试点项目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对试点项目教师的工作量和课时标准、课时费用进行绩效奖励,调动试点项目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1] 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0-34.

[2] 郑小飞,祝丽霞,崔畅丹.中高职衔接教学调研与质量提升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5-38.

[3] 谭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77-92.

[责任编辑:缪宁陵]

Investigation on the " 3+3" Joint Training Project in Secondary Schools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GU Meijuan1PAN Yong2

(1.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China;2.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210048, China)

The convergenc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constructing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iming at some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with secondary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conducts an investigation on experimental specialties of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interviewssome cooperativ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and some professional teachers, conducts anquestionnaire survey of the students who go to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alyzes the result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 3+3" joint training project.

convergenc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 3+3"; investigation

G 719.2

B

1672-2434(2017)05-0042-05

2017-07-31

2017年度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NJPI-2017-YB-24);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B-b/2015/03/050)

顾美娟(1983-),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南京试点中职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环球时报(2022-08-16)2022-08-16 15:13:53
南京·九间堂
金色年华(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中国卫生(2015年12期)2015-11-10 05:13:26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2:52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