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强大的王阳明
徐圻
作为今天的贵州人,我们学习、传承、发扬先贤王阳明先生留下来的精神遗产,特别要汲取他在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方面的积极修为。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极少有儒生、士大夫在心灵强大方面堪比王阳明。
一般来说,道德知识(知善)与道德行为(行善)之间,总是存在着距离,这个距离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行高低。实际上,使知与行之间尽可能地实现一致,是千百年来儒生、士大夫都在追求的道德境界。但王阳明想要实现的,则是两者之间的“零距离”,这是他一生孜孜追求的“圣人之道”。
在王阳明那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觉悟(“良知”),“行”主要指人对这种意识和觉悟的践行、修为(“致良知”)。“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的过程,这两者密不可分;思想道德与行为实践互为表里、合二为一。在王阳明那里,“知”和“行”是一个工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王阳明看来,从知善到行善,动力不在外而在内,因而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就是一个主体自律的过程。王阳明赋予儒家“格物致知”说以新意,强调“格物”对主体的反省、修炼、锻造、荡涤、祛蔽等工夫,最大程度地淡化、去除小我、私欲、情绪等等,以圣人为标杆,克己内求,达到“良知”境界。这个过程殊为艰难,他称之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一旦大功告成(即“龙场顿悟”),良知与德行合二为一,则一切外在的苦乐、得失、荣辱、利害、输赢等等,便均不在话下了。
所有这些心路历程,都完成于王阳明在贵州参学悟道期间,故当今世界,所有王门学派,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场为始发。王阳明把自己对知与行、修身与作为、为善与去恶的感受最早传给了贵州的弟子,后者把这些思想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形成“黔中王学”。黔籍学者,如孙应鳌、李渭、马廷锡等,成为“知行合一”精神最早的学者和行者。这些阳明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在宦海沉浮中,在学海徜徉间,都品行优异、道德高尚。
王阳明来贵州之前,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凋敝荒芜、乏善可陈。阳明兴办书院以后,学子蚁聚、门庭若市,贵州人才崭露头角。阳明先生离开贵州以后,各类书院纷纷兴建,贵州首开科举考试。从此,来自偏远贵州的人才开始走出大山。到了清末,贵州呈现出六千举人、七百进士的壮观局面。王阳明在贵州期间的学术、修为、遗训,最好不过地体现了知与行、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统一,这是贵州人民一笔宝贵的人文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记取、汲取。
作为今天的贵州人,我们不能不学习、传承、发扬先贤王阳明先生留下来的精神遗产,特别要汲取他在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提升方面的积极修为。当理想境界与现实“规则”之间剑拔弩张时,当内心平静与外在纷争如影随形时,考量的是人的精神定力。在事态纷繁、竞争激烈、变动不居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积极进取,又从容不迫,内心的强大至为重要。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与王阳明的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贵州需要富强,人民需要安康,这是目前最大的道、最大的功。不必“愤世嫉俗”,也不必“无欲则刚”,应该找到结合点。没有大欲望,就没有大惊扰;但欲望太强烈,会活得很累,也非常不可取。在这方面,阳明先生值得借鉴。他的一生大起大落、荣辱兼备,而他的最大成功是练就了内心的强大,解决了“幸福感”的问题。在事态纷繁、竞争激烈、变动不居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积极进取,又从容不迫,考量的是人的定力。
还须明了一点:世界上最强大、最无情的是时间,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这种时候,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谈何容易。那就想想阳明先生吧!做成“真正的自己”,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精义所在。
(责任编辑 /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