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艳军+王新生
摘 要: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堂课,是高等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入学教育目的在于给予新生及时、科学的学习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入学教育;适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218-01
大学新生“不适应症”现象在高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学业紧张,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误认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还有的学生存在着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个别新生甚至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新生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阻碍,而良好的新生教育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良性循环的开始,剖析原因,引导广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了解新生特点,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纪律观念教育
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有了更多的自主性,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时刻监督,同学们容易放任和迷失自我,所以大学校园同样像初高中学校一样,根据学校自身的条件特点制定出一系列的纪律条款来规范、约束学生的学习生活。行政管理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它将思想教育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化、条文化、制度化,从而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正确引导。新生一入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学生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观念。
二、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远离家庭,面临大学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学方法、以及经济压力等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势必会引诸多不便,易导致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入校后对全体新生作一次心理辅导和心理普查很有必要。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成长等种种问题,他们渴望成才,追求卓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才的基础,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他们成人、成才、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所以,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安全教育
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不知所措。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对比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现金的经验,易于发生财物被盗;缺乏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容易上当受骗。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轻信他人、财物保护观念差的现象,更要加强对大一新生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在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校园贷,近几年,关于校园贷在大学校园所造成的各种恶性事件,时常有所听闻。有的大学生因为背上沉重债务而跳楼自杀,有的被胁迫在网上公开裸照,有的在校园里向同学实施诈骗走上犯罪道路,更多的是因此身心健康受到损伤,学业受影响。学校应该在新生入学教育上引导学生树立合理消费、理性消费、科学消费等正确的消费观念,帮助他们抵制各类非法信贷的有货,严防学生陷入校园贷危机。
四、人际关系教育
大一新生的心理仍处于发展时期,自身成长尚不成熟,社会经验不丰富,情绪性格不稳定,人际冲突时有发生。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个人性格、人际关系倾向、社交环境及社交技能、行为方式的不同,大学生对人际冲突采取的处理和应对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冲突,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冲突处理不当,则会对人际关系及个体身心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学校老师应当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对新生的人际交往加以引导,促使他们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恋爱观教育
大学生谈恋爱看似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由于爱情心理不够成熟和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各种不良恋爱价值观开始以挑战传统恋爱观念的姿态使爱情发生逐渐性质变。当代大学生存在不能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事业的关系,无法正确对待失恋,网恋,单相思和恋爱高消费等错误观念。如今,大学生恋爱暴露出来的越来越多的隐患,采取措施以积极态度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使之更好地 处理学业、事业和爱情三方面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大学入学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人生之路的关键一步;对于高等学校来说,重视和加强入学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入学教育计划,对帮助学生在一个新环境中消除困惑与迷茫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張维.论大学生学习指导基层系统的构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