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探讨

2017-10-21 10:11邓慧荔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

邓慧荔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引起的肝损伤的临床护理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00例由于肿瘤、结核等治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加入中医中药调节和隔离消毒,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明显提升了患者肝功能。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能有效改善肝损伤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临床;护理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injury)是在临床治疗和研究中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1]。通常患者是在治疗某种疾病因需要长期服入某种特定药物,但该药物有可能会对肝功能有损伤作用,如恶心、呕吐、心悸和黄疸等症状,而在被迫停止服药后引起肝脏功能衰竭、肝硬化甚至危及生命等现象。常见的包括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降血压药物等。因此,为提升该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后加以特殊的护理和观察,从而减轻药物副作用对肝脏的损伤。本研究将通过调查中西医等护理方式对肝损伤患者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护理质量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等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其中58例为男性,42例为女性,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57.1岁;其中33例因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41例因抗肿瘤药物引起肝损伤,26例因高血压血脂药物引起肝损伤,所有患者在服用药物5年以上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男女比例、文化程度和年龄等随机分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采用隔离消毒、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中医中药调节、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等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等[2]。具体方法如下:

1.2.1隔离消毒

因结核病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护理过程中将其进行保护性隔离措施,每日进行房间、床边和卫生间消毒及通风,对其餐具及卫生用具进行消毒,减少病房患者数量和人员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1.2.2饮食护理

在饮食方面会建议患者选用高纤维、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低糖等食物,鼓励其多饮水,促进肝脏毒素代谢,减少毒素在肝脏的累积;同时安排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和自身体质的提高。

1.2.3心理护理

所有患者在发现自身因服药出现肝损伤的症状后都会出现烦躁、焦虑、恐惧和失落等情绪,从而导致患者停止治疗本身疾病或者对治疗过程产生抵触、排斥等心理,进而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就需要耐心、积极的为患者讲解药物对疾病的治疗知识,并且告知药物对肝脏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顾虑,增强治疗信心。

1.2.4中医中药调节

患者在服药期间导致的肝损伤经常会伴有恶心、失眠、肠道不适、面黄肌瘦等现象,在临床护理研究中辅以大黄、赤芍、丹参、厚朴、白术等中药调节患者肠道,减轻炎症对肝脏的损伤,达到养肝的作用。

1.2.5健康教育

由服药引起的肝损伤,不仅要做好对患者的消毒隔离,同时要对家属和护工等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患者饮食,若患者出现恶心、乏力、面黄等生理症状时,要及时赴医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1.2.6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等。一般分为三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100%。

1.2.7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肝功能损伤程度标准

肝功能損伤程度按包志英[3]、闰会杰[4]等研究,肝功异常:患者无任何症状,40U/L<丙氨酸转氨酶(ALT)≤80U/L;轻度损伤:症状和体征轻微,80U/L

2结果分析

2.1患者症状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38%,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其肝功能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表2)。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认为特别满意的占39例,满意占9例,不满意占2例,其满意度达96%;对照组认为特别满意的占21例,满意占10例,不满意占11例,其护理满意度为62%,两组满意度调查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与小结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和代谢器官。据统计,目前有1000多种药物对肝脏存在潜在的毒性,可导致肝功异常、恶心、呕吐、黄疸、腹水、器官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5,6]。据报道,药物性肝损伤通常发生在服药的3-5年中,且5年左右是高峰期[7],对结核病、恶性肿瘤和高血压血脂等疾病时,患者不得不通过服药进行控制,因此若早期发现相关症状需及时予以治疗;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护理,护理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对患者的病情,同时还需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表现,从饮食、心理、中医中药和健康宣传等方面同时着手,从生理和心理上对患者进行安抚,缓解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和恐惧。本研究针对各种疾病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生理、用药和日常生活等,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导和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鼓励其配合治理和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理治愈率达56%,多数患者的肝损伤情况有所好转,且满意度高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中还有针对性的加入了中医中药护理技术,通过中草药调节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及肝功能,研究表明该护理技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肠道和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肝脏炎症,对肝损伤恢复治疗具有促进作用[8]。

因此,研究认为具有针对性的医疗护理配合治疗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的肝功能恢复具有协同作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祁亚宾,邱玲,姜红丽等.药物性肝损伤394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05):438-441.

[2]张美峰.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临床护理与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2015(07):239-240.

[3]包志英,李惠聪,任珍.药物性肝病68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88-5689.

[4]闫会杰.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27):214-215.

[5]Chen M,Bisgin H,Tong L,et al. Toward predictive models for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in humans: are we there yet?[J]. Biomarkers in Medicine. 2014,8 (02): 201-13.

[6] Ama thieu R,Levesque E,Merle J C, et al. [Severe toxic acute liver failure: etiology and treatment][J]. Annales Franaises Danesthesie Et De Reanimation, 2013, 32(06):416-21.

[7] Zaverucha-Do-Valle C,Monteiro S P,El-Jaick K B,et al. The role of cigarette smoking and liver enzymes polymorphisms in anti-tuberculosis drug- induced hepa totoxicity in Brazilian patients [J]. Tuberculos is, 2014, 94(03): 299-305.

[8]曹婷.中醫药调节慢性肝病肠道微生态的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