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7-10-21 06:12徐来祺郑贤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产管理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徐来祺 郑贤明

摘要:借助BIM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水平,使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运维的生产链条更加紧密、合理,在我国建筑业实现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促进建筑行业发展转型过程中,能够发挥相当积极的作用。不过,要达到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更加紧密的结合,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地磨合与完善,这仍需广大建设行业的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生产管理;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71-01

1BIM技术的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用于建筑中的各个方面,并且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模型,并且在建模过程中利用几个坐标系对其进行约束,这些坐标系可以是工程设置、构建和颜色等等。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之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因为建筑工程中几个相关专业在设计中独立工作,因此会导致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存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会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利用BIM这项技术,就可以解决这种数据的不对称问题。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中的应用价值

2.1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由于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各类预埋和预留的设计,因此更加需要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密切配合。利用BIM技术所构建的设计平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快速地传递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对设计方案进行“同步”修改。借助BIM技术与“云端”技术,各专业设计人员可以将包含有各自专业的设计信息的BIM模型统一上传至BIM设计平台,通过碰撞与自动纠错功能,自动筛选出各专业之间的设计冲突,帮助各专业设计人员及时找出专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2实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设计人员可以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上传到项目的“云端”服务器上,在云端中进行尺寸、样式等信息的整合,并构建装配式建筑各类预制构件的“族”库。随着云端服务器中“族”的不断积累与丰富,设计人员可以将同类型“族”进行对比优化,以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数尺寸。利用各类标准化的“族”库,设计人员还可以积累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户型,节约户型设计和调整的时间,更好地满足居住者多样化的需求。

2.3提高预制构件设计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专业化水平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开放与共享。通过把设计方案上传到服务器上,设计人员能够在服务器上进行尺寸和样式等信息的整合,通过将不同类型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形成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形状和模型尺寸,对于优化积累,同时对于积累和丰富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户型,提高设计户型的多样性,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3在預制部件生產环节中的应用价值

3.1改进预制部件的生产水平:

预制部件的生产,可以说是装配式建筑生产周期内部极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处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决定后续连接和施工环节的顺利进行结果。为了确保这部分部件生产中及时获取精确的指导信息,相关生产主体可以考虑透过BIM模型之中获取部件的几何尺寸、设计协调性的部件生产计划,避免令后期施工进度出现任何延迟迹象。

3.2加快装配式建筑模型试制过程:

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设计人员将BIM模型中所包含的各种构配件信息与预制构件生产厂商共享,生产厂商可以直接获取产品的尺寸、材料、预制构件内钢筋的等级等参数信息,所有的设计数据及参数可以通过条形码的形式直接转换为加工参数,实现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中的预制构件设计信息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系统直接对接,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还可以通过3D打印的方式,直接将装配式建筑BIM模型打印出来,从而极大地加快装配式建筑的试制过程,并可根据打印出的装配式建筑模型校验原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运行维护阶段的应用

4.1提高设备维护水平:

在装配式建筑运行维护阶段,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建立有效的设备运行维护系统。通过使用BIM技术进行资料管理以及应急管理功能等,在发生火灾危害的时候,消防人员可以通过BIM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筑以及设备的信息,对火灾发生的位置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同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灭火,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害。同时,运行管理人员在进行维修和维护的过程中,可以从BIM模型中调取预制构件和设备的信息,才能够大大提高了维修的效率。

4.2改善预制构件库存和现场管理: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对预制构件进行分类生产、储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容易出现差错。利用BIM技术结合RFID技术,通过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嵌入含有安装部位及用途信息等构件信息的RFID芯片,存储验收人员及物流配送人员可以直接读取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实现电子信息的自动对照,减少在传统的人工验收和物流模式下出现的验收数量偏差、构件堆放位置偏差、出库记录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生,可以明显地节约时间和成本。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利用RFID技术直接调出预制构件的相关信息,对此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等必要项目进行检验,提高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安装效率。

5结束语

尽管BIM技术已经开始被应用与我国建筑行业之中,并为建筑行业,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意义。但由于这项技术比较新,熟悉这个技术的建筑行业从业者人数较少,导致BIM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小,而且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结合与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传坤.制约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D].聊城大学,2014.

[2]江帆.基于BIM和RFID技术的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梁艳.基于BIM的实时模型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幸国权.基于BIM技术的钢结构展厅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日本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发展概述
浅谈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应用
试论机械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