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
摘要:所谓的文物就是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的事物,这些东西的存在彰显着人类文明的演变及发展,是历史文化形成过程的一种体现。在我国文物体现着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在各个阶段的特质,是对人类文明从形成到发展探讨的关键性介质,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与保护。基于此,该文章首先真多文物保护工作的概况进行了相应的论述,之后分析了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开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改善方案,希望文物保护工作能够有序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文物;文物保护;历史文化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过程,是对我国历史文化遗传长远性传承的关键,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能够保证历史文化与现代乃至未来文化的有机结合。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也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力度,这也让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处于相对落后和被漠视的状态,需要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
一、新形势下文物保护工作概况论述
文物保护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十分的广泛,是一项系统性及组织性非常强的工作,具体包含了文物的发掘、考古、研究、修复与保护等等。另外,文物保护工作所覆盖的学科也非常多,而且很多学科之间有着交叉性的关联,而且由于文物具有不同材质特点和文化特征,每种文物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文物保护是一项复杂且专业要求极高的工作。当前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主要是以文物的研究和考古为主,并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文物保护准则,当然这些准则无法与全球高水平的保护准则相比,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
二、当前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历史文物随着现代建设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破坏。时代依然在不断的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因此形成更多全新的事物,特别是城市化建设成为了所追溯的潮流。然而在现代化审美学与建筑风格进一步的影响下,使得部分具有历史底蕴和文物价值的建筑物、历史遗迹以及相关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和破坏,有的甚至直接拆除。
(2)假借各种原由对历史古迹进行篡改。很多人并没有清楚的分清建设与保护各代表的含义,造成认知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所以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借由对历史文物进行保护的原由,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及工艺对历史遗迹进行重造。其本意虽是从保护的目的出发,但是对于具有特定传奇色彩和民间特色、历史气息的建筑而言,归根结底,这种保护方式无法从根本上保护文物,还会导致文物内容的篡改,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降低了文物内容的真实可靠性。
(3)文物保护观念没有深入到每一个人。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及其他国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部分人对于传统文物遗迹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改变,这就使得传统文化体系受到了很大的负面冲击。一方面是因为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大举挖掘地方性的历史底蕴,大举兴建新生代的“历史遗迹”,以历史文化名城标榜自已。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具有价值较高的遗产性文物来说,物质遗产以及非物质遗产均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还有一些人错误的认为这类遗产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进而导致大量文化遗产濒临消失。
(4)缺乏专业性强的人才及资金。文物保护实际上是对历史文化古迹的传承,并不是一项能够为国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所以,文物保护工作所需的费用一般都是依靠国家投入的,这就导致经费筹集受到了限制,直接影响到了文物在普查征集以及保护开发和科研上的工作效率。此外,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关于考古、鉴定、修复等方面的技术性人才奇缺,具有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是难得。
三、文物保护工作的优化路径
(1)对现代建设及文物保护机制不断规范。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情况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没有给予该工作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部门不僅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合理控制现代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不以建设之名毁坏历史文化结晶,从文化传承的长远角度协调保护与开发的问题,遏制以破坏历史遗迹为代价的建设行为,规范民俗特色、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避免大规模的人为破坏,避免在城市化进程中以牺牲文物换取眼前利益。
(2)树立正确的文物保护观念。对文物进行保护是为了保证其原本的特质不受到任何的损坏,每个文物自身所代表的寓意及自身特征都是不可复制和模仿的,即便是当前也无法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篡改与仿制。在文物保护领域中,除了真品,所有的仿制品即使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再高,都只能归于赝品,不具备历史考古和文化溯源的研究价值。因此,文物保护单位和地方政府,需要正确认识文物保护,在力求保留文物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在预防性保护措施上,节制使用现代化技术,尽量保持文物原貌和原有特征。
(3)引导全民参与文物保护工作。文物并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单位,是属于国家属于所有人民的,而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但依靠专业认识的力量并不够,还要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正确的引导全民参与其中。文化保护部门要坚持文物抢救和文物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主动联系城建部门,做好城建审批的配合工作,对于涉及到文物保护的相关项目,文物保护部门需要有提前介入的意识,及时阻止暴力式的开发行为,先见性地做好文物保护协调工作。
(4)加大对人才团队的建设及资金投入力度。上文中提到文物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文物利用增加收入,以此解决部分文物保护的费用问题。另外,政府及地方机构还应该对文物保护经费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使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另外,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捐赠钱物的形式缓解文物保护单位的经济压力。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相关从业人员需要加强专业学习,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组建高效、高能和复合型的文物保护专业团队。
参考文献:
[1]冯瑞青.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物保护体制[J].全球商业经典,2015,08:84-98.
[2]陆寿麟.我国文物保护理念的探索[J].东南文化,2012,02:6-9
(作者单位:曲阜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