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2017-10-21 09:41杨继龙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教育

杨继龙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要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不同学生智力发展进程的不同步性,是符合我国当前初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的,是值得肯定并应当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既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更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多采用“齐步走”的统一教学模式,面对班内学习能力有差异的众多学生,这种模式极易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的“吃不好”以及后进生“吃不了”等问题,导致教学效率持续低下,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更不适合当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基本需求。所以,对个体有差异的班级学生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也必然被教育发展的潮流所抛弃。

分層教学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组别,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分层教学是对“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一种实践,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目前学校教育实际,按照最优化教育理论进行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具体到化学学科,就是要研究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根据学生差异和教学实际施行有针对性的多种教学法同时进行的教学策略。

根据笔者近几年来对分层教学的探索实践,认为要做好分层教学可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依学习能力的不同对学生科学分层

初三化学教学周期短,教师必须尽快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需要、能力等相关信息,掌握学生“分层”的客观依据。对于刚接触化学的学生,不应单纯以成绩差异将学生进行分层,可以结合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来进行分组。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等一些因素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层次的不同,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

为使“分层教学”得以实现并充分实施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相应层次学生的学法教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教材,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目标都不应过高,过高会造成学生学习压力过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后续学习;当然目标也不应过低,目标过低会使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降低学生的求知欲,同样也会影响后续的学习。恰当的目标,既不能让学生轻而易举达到,又能让学生“踮踮脚”够得着,这样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适度的挑战,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法和学法的选择方面,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熟悉教材,理解教材,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在准确把握知识和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出可行性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分”与“合”,恰当的“分”与“合”能起到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

三、根据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有条不紊的组织好课堂分层教学。

上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在层次应达到的学习目标,再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序组织教学。要合理安排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到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活动能自主展开。教师通过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和程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并组织好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课堂分层提问的问题尽可能接近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进一步铺垫。对于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把问题拆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通过分步设问,层层递进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达到调动各层次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意图。

在课堂小结时,明确提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达到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要求,检视自己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回顾、总结和复习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层次的练习作业和测试习题

教师在进行课堂训练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出示分层练习题。按课标要求,遵循“下要保底,上可提高”与“保基础求提升”的原则,基础题目不需要分层,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要能掌握,当问题加深难度增大后就要分层,试题的编排按照由简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呈现。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可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兴趣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完成课外作业的多少。单元检测分层,对于平时的阶段性检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础题,全体学生都必须做,另一部分为较高要求的拔高题,要求较高层次的学生必做,水平中等的学生选做,水平较低的可以不做。

针对个性有差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是分层教学的根本目的。组织分层教学对教师来说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学工作量,但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来说却是十分有利。一方面可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可增进对学生的针对性辅导,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教学,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可操作水平。“它”克服了教师对学生采取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分层教学应该是班级授课制下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

同时,“分层教学”也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深入了解学生、精心备课和策划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不断学习、接受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以开阔视野,大胆改革,突破传统,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分层教学中把握住学生是学习的中心,驾驭好课堂,使学生在分层教学中取得进步,获得信心,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教育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