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悦教育漫谈

2017-10-21 07:10罗威林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9期
关键词:大浪课室维度

罗威林

一、纳悦的溯源

納悦一词,并非寻章摘句偶得,纳的本义,在《说文》中解释 “丝湿纳纳也”,意思是丝物被水浸湿,造字的先哲描述了糙燥之物为获得伸展的韧性,而如何接受水之浸润的过程。《尚书·舜典》中有“命乳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纳有接受、容受、享受之义。

悦的本义,《尔雅》中解释为乐,是欢喜、喜悦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下》有言:“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悦即是愉快、喜悦。我们从心悦诚服一词里,体会到悦的自然生发的由衷之情。“纳悦”可以解释为高兴、喜悦地接纳和享受。

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纳悦的思想存在。从儒家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道家的“无为而治”,再到禅宗的“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均可以找到纳悦思想的精神内核。

此外,纳悦的思想也存在于现代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治疗中。北京大学王登峰第一个提出了“悦纳自我”,并以此作为心理健康标准。台湾学者黄坚厚等人直接将“悦纳自我”剑指教师这个特殊职业上,提出了“教师悦纳自我”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及操作策略。

二、纳悦的维度

1.纳悦的主体维度

从教师转成商人角色的企业家马云在2017年的一场演讲中提到教育问题:“第一次技术革命释放了体能,第二次技术革命释放了距离感,而这次是释放了脑力……所以,教育必须进行改革,从教知识到教文化,让孩子们要有创造力、创新力,更要有好奇心。”《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有一句“芥子纳须弥”的话头。说的是菜籽一样至微至小的芥子,容纳下至高至大的须弥山。

纳悦的主体维度也就是作为灵魂构建者的教师,要应该能够首先打破自我格局,穿行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淘洗和积淀,立足现实,审视自我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理想,借助知性的力量来增强和塑造教师的维度感。

2.纳悦的学科维度

除了教师的主体维度之外,还要有学科的建设维度。学科维度的建设,要有历史观和发展观。学科既有见长,又能兼容。比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到来,整个社会已被互联网连成一个整体,互联网成为社会的大脑与神经中枢,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随着工作形式的不断转变和提升,学科建设也要顺应地利用好技术手段,打造科学的学习和运用。目前深圳许多中小学校涌现的智慧校园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作为教育工作者,纳悦的姿态和维度应是我们在教育中的一种尝试。

三、纳悦的实践——大浪实验学校“纳悦教育”

1.“纳悦”论坛开设,让“纳悦”理念内化于心

观念指导行动,学校以“纳悦教育”为主题,每周举行一次论坛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分享的平台,引导老师们思考并分享自己对“纳悦教育”的理解以及践行“纳悦教育”的具体做法,让更多的老师能够把“纳悦教育”理念内化到心中。能够上台发言的教师或因部门管理出色、或因项目完成成功、或因带学生有方法而被发现,进而到论坛上分享,如中学语文科组分享了科组制作的学期语文学习任务清单,给学生明确一学期可自学的内容,并帮助学生自主安排语文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清单的指引下,实现了早读阅读自主化,各个层次的孩子都有可完成的任务,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中学历史科组则以思维导图为切入点,分享了运用思维导图这一学习工具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中小学数学科组纷纷就作业分层谈让不同数学学习层次的孩子都能找到成就感。老师们在一次次聆听论坛分享中逐渐理解“纳悦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观念上得以反复地强化。此外,能够在台前分享本身也是对“纳悦教育”的一种诠释,真正让“纳悦教育”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

2.“纳悦”课程体系开发,让“纳悦”理念外化于形

为了让“纳悦教育”不仅扎根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还要扎根在每一间课室里。在“纳悦教育 ”理念引领下,学校尝试开发“纳悦”课程。本着“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原则,一方面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共生,自选课程与共修课程互补;一方面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和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开设选修课、社团课,进而升级为校本课程;另一方面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相应的选修课和社团课。此外,大浪实验学校一直倡导全体师生掌握至少一门乐器和至少喜欢上一项体育运动并把之作为终身爱好来追求,学校还为广大教师提供相应课程供其选择,充分让“纳悦教育”外化在课程里,在每一间课室里生长。

3.特色项目活动驱动,让“纳悦”理念落地开花

除了“纳悦”课程体系,学校还在探索特色项目活动,大浪实验吉尼斯、麒麟演绎、书香校园、科学创客等项目,争取让不同智能的孩子体验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找到自信,获得尊严和价值。比如,大浪实验学校推出大浪实验吉尼斯项目认证活动,让学习上体验不到成功的孩子因为其它方面的智能而找到成功的感觉;学校开设的茶礼仪课程把茶文化、传统礼仪和舞蹈相结合,让在学习上一直体验不到成功感的韩克林同学在东盟茶礼仪展示中大放光彩,进而找到人生的方向是我们“纳悦教育”努力的方向。

4.多元学习共同体创建,让“纳悦”掷地有声

除了让不同智能分布的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纳悦自己,学校也尽可能创设多元学习共同体,为兴趣各异的老师们提供发声发光的舞台,我们将达成一种目标,不唯成绩而弃绝孩子的自信,也不唯成绩来评价教师的业绩。学校设立彭导心理工作室、申文兵、程旭班主任工作室以及童小娟家庭教育工作室,让工作室发挥辐射作用,引领更多年轻人朝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多元学习共同体,让更多有思想、有教育热情的青年教师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5.教育服务安全保障,让“纳悦”理念生根发芽

为了让每一位师生心中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味道,学校还成立了教育服务中心以及多个安全小组,为老师们及时排忧解难,让校园的一花一草一木皆能自在生长,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欢声笑语。

让每一位师生胸怀纳悦之心,让“纳悦教育”在每一间课室里自然生长。“纳悦教育”,我们的探索还在路上......

猜你喜欢
大浪课室维度
新老师 新课室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怎样在课室上好科学实验课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心理寓言到大浪中去
小水珠和大浪
游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