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探析

2017-10-21 20:43张磊
卷宗 2017年3期
关键词:精准资助工作机制

摘 要:目前,我国的学生资助形式日益丰富,切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构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是我们教育界人士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学校资助;精准资助;工作机制

1 前言

2015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要提升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发挥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的作用,使国家学生资助工作落到实处,能使每一个确实需要帮助的学生受惠。”在袁部长的指导下,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确实,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构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是我们教育界人士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 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困难

目前,我国的学生资助形式日益丰富,切实解决了一大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学生资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认定依据比较简单

从目前来看,学校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主要依据学生举证、学校评定的方式。学生向学生提供各种证明(如残疾证、低保证、相关单位开具的贫困证明等),然后通过班级评级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认定贫困生之后,再采取公示方式。这样的一套流程存在认定依据过于简单,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可能是不真实的,而学校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问题,难以逐一走访申请资助的学生的家庭。这样的资助可能存在造假之嫌。

2、认定标准不够合理

目前,教育部对认定贫困生的标准有一些规定,包括“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學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满足这些条件的学生,即可被认定为贫困生,但是这样的认定标准明显比较笼统,难以真实判断出申请资助的学生的家庭情况,在资助工作中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

3、认定程序不够规范

如今,学校在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基本是采取学生申请、政府证明和学校评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看似合理,其实不然,认定贫困生的时间比较紧,任务比较重,认定资料也比较多,辅导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由于担心出现“漏评”现象,所以采取“平均主义”的做法,扩大认定范围而降低了资助的精准度,这也不利于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效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当前的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果落实国家提出的精准资助精神,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3 构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的对策

实现精准资助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如何使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得到帮助,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建立认定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学者研究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比较侧重定性评价,忽视了定量评价的作用,所以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差错,我认为,学校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鉴于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所以我认为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势在必行。

我们必须承认,只靠教育部门,难以获得学生及其家庭的所有资料,所以学校以及其他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技术平台,教育部门、公安部门、民政部门都要参与其中,共享资料,为精准学生资助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信息。具体而言,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先提炼出申请资助的学生的数据库标准字段,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建立贫困生认定指标,然后将相关定性数据转换成定量数据。比如一级指標要包括生源地、家庭情况、学生具体情况、辅导员评价意见等,二级指标包括生源地经济发展情况、学生及家庭成员残疾和重大疾病情况、家庭固定资产情况,显性消费情况等。综合各方面意见,真实判断出申请资助的学生的情况,为精准资助工作提供依据。

2、实施差异性资助形式

目前,学生资助形式还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难以满足贫困生学生的真实需求,所以在精准资助工作的思想指导下,实现差异化资助有着深远意义。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要优化资助经费的分配方式,按照贫困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出贫困指数,然后进行差异性资助。在这个时候,资助管理机构要发挥大数据品压低作用,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数据提取,为资助指标的动态分配提供有力参考,使资助资金能切实分配给有强烈需要的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业方面的经济困难。同时,资助管理机构还要深入学生群体进行调查,通过面谈、在线聊天等方式了解贫困生对资助形式的需求,比如有些学生并不一定需要金钱方面的资助,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一些创业机会,使他们实现创业心愿,管理机构要对学生信息进行动态调整,使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3、推广动态化资助模式

目前,学校基本采取以学年为时间单位的定期化管理模式,这个资助时间跨度比较长,可能难以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所以我认为建立学生资助信息动态管理系统是当务之急,按照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精准界定资助对象,并实现一个学生一个资助号,然后借助大数据技术平台的作用,动态监测资助对象和家庭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难题,当资助对象的情况有所好转,可以将更多的资助机会转给其他有需要的学生。

4 结束语

总之,构建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有助于实现资助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切实提升资助效率,真正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袁贵仁.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加强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袁贵仁部长在2015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 / /www. moe. edu. cn /publicfiles/business / htmlfiles / moe /moe_176 /201502 /183984. html,2015 - 01 - 22.

[2]张光明.建立精准资助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进学生资助工作再上新台阶———在2015年全国省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会议上的讲话[Z].2015-02-05.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教财〔1993〕51号)[A].1993-07-26.

[4]郑岚.高校贫困生资助认定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31-47.

[5]靳京阳.高校贫困生认定和资助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16-19.

作者简介

张磊(1971-),女,山西运城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学生资助。

猜你喜欢
精准资助工作机制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