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勇
今年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10周年,也是中国学校体育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印发10周年。在这个重要的节点,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非常有必要。
2006年12月20日,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4月29日,标志着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全面实施的仪式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同步举行。2007年5月7日,“中央7号文件”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措施全面实施。随后连续3年,教育部分别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重庆市、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邀请各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出席会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4号)、《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2017年4月)均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出具体要求。
2006年3部委启动阳光体育运动有2个大背景,其一,由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发布了一个令全社会震惊的信息:从1985年开始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学生重要体质健康指标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而且部分指标呈加速下降。其二,从2001年开始筹备北京奥运会,经过5年的时间,最正统的奥运理念逐步被社会和政府高层接受并广泛传播,体育已不仅是追求金牌,不仅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其最重要的内涵是教育价值和人文价值。
应该承认,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在社会认识中,按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工,健康与体育的工作应该由卫生部门和体育部门承担,所以非体育类的教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与本职教育工作的关系理解不到位,再加上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其体质健康水平更多的影响未来,而不是当下,成果也不是立竿见影。因此阳光体育发展的动力更多地是源于行政推力,缺乏与教育业务内在需求的有效关聯,也缺乏简单有效的评估和复查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懈怠情绪滋生,只重表面形式的情况增多,推进阳光体育工作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因此,阳光体育开展10周年后,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寻求新的突破?阳光体育要牢牢扎根校园,要想得到校领导和其他教师的大力支持,要想形成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必须与学校功能有机融合,除了健康价值,需要调动的力量就是现代体育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教育,同时实现体育价值观的传承。
因此,“以体育为手段实现教育功能”是阳光体育的核心,也是根本要义之所在。现代体育是一种有组织性的游戏,它必须有规则、有机制、有参与。而且它必须是开放的,有对手。参与者有可能会受伤,并需要通过规则和技术获得保护。而参与者要通过战胜对手和伤病来实现超越,超越对手,超越自己,取得比过去更好的成绩。在参与的过程中尊重对手、遵守规则,而这些教育价值都已蕴藏在体育赛事活动中间。而传统的学校体育赛事活动,过于注重少部分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忽视了教育元素的植入,忽视了更广泛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未来10年,阳光體育应该以推动有阳光体育特色的校园集体性体育班级赛事为重要抓手。首先,通过班级赛事活动整合体育课、大课间活动资源,通过小裁判员、小解说员、小领队、小记者、小啦啦队等多种角色的培养,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同时调动体育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的共同加入,以达到校园体育赛事活动与校园教育功能的有机融合。
面对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的现实,发展学校体育,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巨大的资源投入,包括场地设施、人力资源、科研力量等方面。国家财政的投入能否有保障?投入和运营的效率如何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要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新增资源的主要来源方式和运营模式;从近2年校园足球蓬勃发展的经验来看,除了领导重视以外,借助体育产业,特别是足球产业的巨大力量来推动政策落实,适时释放市场空间功不可没。
2015年10月经教育部体卫艺司批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了全国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搭建了赛事运行网络平台。在实践中,该活动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响应,部分省份将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纳入校园足球特色校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截止目前,已有超过20万学生运动员参与。班级联赛被接受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超出预期,已成为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校园阳光体育足球班级联赛作为突破口,打造更多的集体性体育项目的班级联赛,让每所学校至少有一个班级联赛,以此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及阳光体育工作体系的发展,这将是未来阳光体育的生命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