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院校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工学结合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同時这也是推进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次研究中对现代学徒制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中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面临困境进行了说明,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中职;电子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F41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213-02
中职教育的发展,为我国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力量,使我国产生结构发生变化,电子信息技术也不断发展,制造业水平也有所提升,对培养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基于此,许多中职院校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应用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等诸多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这些改革措施无法有效改变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企业招工难也无法解决。为使这一局面有所改善,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中职院校和企业协同合作,将招工、招生两者结合起来,并吸取先进国家的优秀经验,对现代学徒制进行研究,以符合我国国情。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涵义
现代学徒制和传统手工学徒制不同,主要凭借学校、企业合作,由校内教师、企业师傅共同培养学生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体现在:(1)身份方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学生不仅仅接受教师教导,学习知识,还接受企业师傅的指导,学习技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徒。(2)学习目标方面。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需掌握专业技能,还能系统学习专业领域有关知识。(3)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通常情况下,学习地点分为生产线和学校两种.工学交替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模式。
二、中职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面临困境
西方部分经济发达国家,为适应制造业以及工作的发展需求,采取了现代学徒制,其实施效果十分显著。2011年,我国许多院校试点现代学徒制。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教育。中职院校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面临困境有:其一,在育人上,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先进,未能对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其二,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需要由校企双方来共同对课程标准进行制定,通过构建双导师制度来双元育人。就目前情况来说,中职教育课程教学较为传统,缺乏对现代学徒制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许多中职院校教师是应届毕业生,未能在企业接受锻炼,技能应用能力不足,缺乏雄厚的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其三,就目前而言,许多教学组织形式中心大多是学校、课堂,有悖于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要求。缺少过程考核,教学评价形式较为单一,未能落实现代学徒制有关教学评价机制。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建议
(一)促进课程改革,构建课程体系
为了推进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进一步深入,培样更多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教师在教授理论知识以及进行实训指导的过程中,结合现代学徒制具体要求,由校企双方联合进行培养,来实现双元育人并构建了长效机制。在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采取现代学徒制模式之前,邀请企业骨干、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多次研讨,制定出和电子信息产业对技术技能型要求相符的课程标准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对其探索实践,构建了和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相符的课程管理体系。
(二)促进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许多中职院校采取学徒制模式,但在实际实施时也遇到了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对这模式并不支持,大大降低了企業合作办学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未能适应企业人才需求。促进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形成双导师制,构建双元育人,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让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实现自然衔接。
(三)加强教学考核,构建评价机制
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大大提高了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较于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灵活,并把企业岗位需求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过程考核,构建了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中职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为了满足电子技术专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校企双方需加强教学考核,并共同构建教学评价机制,将职业素养以及学习态度等都纳入动态考核之列,使教学管理评价体系愈发完整。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促进教学组织及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
中职院校不仅进行知识教育,还进行职业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学无法和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施,让这一缺陷得到了一定弥补,将课堂教学和工作现场实现了有机统一。在校期间,接受企业以及学校的双重管理。在学徒制时期,企业需要配合教师同时兼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着重培养和企业要求相适应的人才。
结语:
在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创新,促进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使中职学生就业风险有所降低,让社会资源得以优化配置,中职教育愈发具有社会性、操作性以及实践性,形成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作者简介:刘杰(1983-),男(汉族),湖南永州,永州工贸学校,学士学位,讲师,主要从事电子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陈卫兵,刘建兰,许秀林.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6(04)
[2] 中高职衔接的现代学徒制探索[J]. 周向军. 当代职业教育. 2015(12)
[3] 中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徐超. 科技展望. 2016(19)
[4]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 薛亚平,李建荣,郭平.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5]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郭稳涛,肖志芳. 机械职业教育. 2015(07)
[6] 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邵国锋. 科技与企业. 2015(22)
[7]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熊宇,任娟平,黄浩,晏华成. 职业时空. 2014(09)
[8] 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徐倩.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